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28章 “帝黨”一系的袁家-《三國之西涼兵王》


    第(3/3)頁

    權利拳擊賽的規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自袁安開始,袁家三代人都與外戚大將軍對懟,算是“帝黨”一員,可劉志、劉宏兩代皇帝更親信內廷宦官,而且劉志、劉宏兩代帝王至死也沒有讓大將軍竇武、何進得到完整的大將軍權柄,袁隗袁家又與誰斗?

    幫著宦官與大將軍竇武、何進斗個你死我活?

    那豈不成了鐵桿閹黨一員?豈不是自絕于天下士人?

    有皇帝劉志、劉宏的強力支持,在宦官利用黨錮排除異己時,袁家只能為了自保而成了騎墻人,四世三公的袁家又豈能真的甘心做個騎墻人?在黃巾軍造反時,劉宏徹底解除了黨錮,袁家也正式加入了大將軍府,站在了對抗內廷宦官的前沿。

    有皇帝劉宏的支持,十常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外廷文武即便上下一心也難以抵擋,四世三公的袁家不可能在這種情形下與大將軍何進對懟、打擂臺,可這是內廷宦官占據絕對優勢情況下,一旦外廷文武一舉弄死了所有宦官,大漢朝的政治爭斗就又回到了“皇帝與外戚爭斗”的軌道中,有著與大將軍對懟優良傳統的袁家,真的會心甘情愿臣服屠夫子何進?

    以史為鑒,皇帝年幼時,大將軍在本家太后的支持下能夠權傾朝野,可隨著皇帝年歲漸長、親政后,大將軍沒了強有力的政治支持后,能夠得到善終的少之又少,跟隨大將軍的各個家族也會面臨著成年皇帝的重點打壓,家族敗落幾乎無可避免,反而每每與大將軍對著干的家族,即便在權利爭斗中失敗而衰落,也會因為皇帝親政后而再次崛起,四世三公的袁家就是這樣的起起落落家族,一旦弄死了所有宦官,也就是袁家與何進徹底決裂的時候。

    只要是知道袁家的歷史,就能判斷出袁家與何進并不是一條道的人,若一定說是一條道,那也是在弄死宦官這條道上是一路人,別說董虎沒有注意到這些,董卓也疏忽了這些陳年舊事。

    董虎是根據《三國》電視劇得出的結論,他的出現確實影響到了一些人、一些事情的軌跡,但他一直待在大漢朝的邊緣地帶,對雒陽政治本身并未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他不認為何進還能活著。

    對于他來說,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只要何進與十常侍拼了個同歸于盡,董卓就是注定的董太師、董相國,可他的“結果論調”卻與董卓看到的現實情形有著很大的差距,至少在看了董旻送來的消息后,董卓就不認為十常侍還有“同歸于盡”的能力,連一丁點的可能都沒有。

    群臣跪諫,何太后最后也沒同意殺了張讓等人,但也將他們全都剝奪了職司,全都趕出了皇宮,宮內宮外都被何進牢牢控制住了,十常侍就算有心殺了何進,那也沒了能力和機會,又怎么可能是“同歸于盡”的局面呢?

    現實的情形與董虎的結論有很大的出入,董卓的焦慮也讓他難以入眠,可當袁紹又送來了一封調動軍令時,他這才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十常侍并非不能與何進拼了個同歸于盡,而這個條件就是袁家的態度,四世三公的袁家若是真心臣服了何進,十常侍不會有哪怕一丁點殺何進的機會,可若袁家心懷不軌,摟草打兔子,想要做螳螂背后的黃雀的話,控制了皇宮的袁術、桓典只需要推波助瀾,或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自信已經控制住了皇宮的何進,很可能就陰溝翻了車,死在一群宦官手里。

    當袁紹送來一封調令后,董卓就意識到了袁紹與何進不一條心,董虎送來的“同歸于盡”意外也就有了很大的可能發生。

    當然了,董卓更愿意意外發生,若不發生意外,他又如何有殺入雒陽城內的借口?

    送走了信使,再一次寫了封彈劾宦官奏表,原本以為還需要等待些時日,可董卓哪里想得到,意外會這么快發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高雄县| 化隆| 高雄县| 绥宁县| 泽普县| 阳原县| 铜陵市| 岳普湖县| 巢湖市| 紫阳县| 红桥区| 鄄城县| 姚安县| 大关县| 大渡口区| 漯河市| 峨边| 左权县| 荣成市| 岳阳县| 翁源县| 罗平县| 嵩明县| 开远市| 石渠县| 英德市| 尉氏县| 仙游县| 尉氏县| 上杭县| 洛扎县| 武胜县| 石阡县| 新泰市| 镇赉县| 兴安盟| 库伦旗| 高雄县| 乡城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