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董瑁成了俘虜-《三國之西涼兵王》
第(3/3)頁
女人一聽到這話語,忙點頭道:“阿婆說的沒錯,他若真的是虎娃大王的兄弟,虎娃大王肯定不會讓他一個人前來俺們這里的!他肯定是騙俺們的!”
董瑁很怪異看了女人一眼,意外她竟然開了竅!但他并不怎么在意。
“去歲鮮卑人劫掠了烏丸族地,烏丸諸部遭了兵災,虎娃在高柳可以借糧救助代郡、上谷郡烏丸人百姓,但漁陽郡、右北平、遼西、遼東烏丸百姓距離太遠,就算有心也是無能為力。”
“百姓遭災無糧可活,這才發(fā)生了今歲的烏丸人從賊反叛,雖有罪卻非無因果,所以州牧大人并不怪罪烏丸百姓從賊作亂。”
董瑁說了這些話語,老婦人只是默默點頭,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并無任何異樣,但其余人卻滿是怪異……
“州牧大人不怪罪饑困烏丸人從賊,但那張純、張舉卻必須要繩之以法!”
“為什么啊?張純大人也是為了俺們?yōu)跬枞说模 ?
女人突然插嘴,老婦人卻有些怪罪似的看了她一眼。
“張純大人與咱們?yōu)跬枞瞬煌侵猩絿唷!?
董瑁抱拳道:“長者說的是,他人皆可以不予以怪罪,然那張純卻是朝廷大吏,食君俸祿,為君盡忠,然那張純卻食國俸祿而不思保境安民,反而作亂為禍百姓,當以國法刑之!”
董瑁正色道:“州牧大人可以不罪烏丸人,然卻不能不砍下那張純、張舉人頭,不能不救回被他們擄走的漢民,故而公孫將軍領三千兵馬追敵殺賊,然而此時卻被數(shù)萬烏丸人困在管子城兩三個月,為了烏丸人與漢民和平相處,董某這才前來塞外,希望可以說服各部烏丸人退兵并送還大漢朝的罪人。”
“從貴族領地經(jīng)過,只因從這里更近一些,兩族能早一步坐下來好好談一談,總好過相互廝殺。”
“至于為何小子僅帶著兩個隨從前來塞外……虎娃兄弟那里有十萬鐵騎,若小子領十萬鐵騎前來,長者會認為小子帶來的是和平還是戰(zhàn)爭呢?”
老婦人很是鄭重,沉默了好一會才緩緩點頭。
“先生是仁德心善的人。”
話語說罷,老人轉頭看向所有人,面上也有了些嚴厲。
“誰都不許拿了先生任何隨身之物!”
一屋子,即使是之前的少女也隨著老人的冷厲而跪倒在地,看到這一幕時,董瑁也不由一陣驚訝,不是說烏丸人貴少而賤老嗎?
烏丸人……不是僅有烏丸人有“貴少而賤老”習俗,涼州羌人也有這樣的習俗,主要還是人窮的緣故,到了一定歲數(shù),不死也可能被活了埋。
但凡邊地窮苦、混亂地方的人都很現(xiàn)實,身強力壯的人,哪怕抓住做了奴隸,那也比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廢物強,最現(xiàn)實的例子就是董卓,姚山、姚勇、楊義這些老將都是董氏陪嫁的“白馬義從”的一員,受傷了、退役了,也就成了年幼董虎時不時救濟的一員,董瑁還是董卓親兒子呢!腿腳不好,侄子欺負親兒子都不帶過問一句的。
涼州人性子現(xiàn)實或者可以說涼薄,這不僅是涼州人的性子,并州、幽州,只要是混亂且貧窮的邊地,性子都差不了多少,可為什么烏丸人在漢人眼里是“貴少而賤老”呢?原因就在于你就算砍死他老子,他也不會跟個殺父仇人似的與你拼命,但你不能羞辱他的母親,而這種習俗正好與漢人、鮮卑、羌人、匈奴人相反。
董瑁與烏丸人初次接觸,并不熟悉他們的習俗,但他也不準備深究,在他與老婦人一番交談后,他的待遇就不知好了多少,至少不用再睡陰冷的牛棚了,年歲不大的女人也將手套、圍脖什么的都還給了他,在不大的烏丸人族地休整了兩日,原本三人的小隊竟擴大了十三人,領頭的不是別人,正是年輕的女頭領,一個叫“紅”的女人。
有個女頭領罩著,一路上雖然遇到不少攔路打劫的烏丸人,但卻沒有一個人敢拔刀動手,不僅沒人拔刀,反倒是讓董瑁三言兩語征募到了百十個烏丸人,這也讓年歲不大的女頭領愈發(fā)感覺奇怪,時不時就會回頭看他幾眼……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宜城市|
和龙市|
翁源县|
庄河市|
江津市|
宕昌县|
阳高县|
乳源|
扎兰屯市|
南涧|
会泽县|
吴堡县|
巴彦县|
博爱县|
汉寿县|
丘北县|
赤水市|
巴楚县|
裕民县|
海盐县|
馆陶县|
凤城市|
张家口市|
郸城县|
鱼台县|
湛江市|
福鼎市|
安达市|
囊谦县|
沈丘县|
松溪县|
河东区|
原阳县|
耿马|
五莲县|
玛沁县|
樟树市|
灵台县|
施甸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