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皇甫規(guī)、段颎、張奐被我涼州人稱為三明,皇甫嵩將軍是什么人,伯喈自是一清二楚,可那幫混蛋還就能因為區(qū)區(qū)糧食,還不是扣押了周司馬和數(shù)千將士?” “護羌校尉夏育又是何人?若那幫烙了字的混蛋真的畏懼,那也不能如此欺負太守韓遂。” “皇甫嵩將軍仁德,夏育將軍律法嚴厲,兩人都不能壓得住那些烙字軍,何人可以前往督理屯田?” 董卓嘆氣道:“咱心下知道朝廷擔憂,若沒有那‘十三萬石糧食’之事,只要不是那些招降的反賊在允吾城,朝廷遣派任何一人前往都無礙,現(xiàn)在卻……” “唉……” “伯喈,換了是你,沒問朝廷討要一文錢一粒糧,自己的糧食卻被朝廷吃光了,事后朝廷沒賞賜,反而一再讓他們餓肚子,還要拿走他們的所有斬獲,你心下又如何想?” 蔡邕張了張嘴,很想說朝廷困難,道路崎嶇什么的,但大家都是聰明人,都知道雙方想要做什么,都在表達什么意思。 朝廷一開始就犯了個致命失誤,以為董部義從只是些鄉(xiāng)民,直至后來才發(fā)覺自己做了蠢事,想要后悔卻為時已晚。 董卓在袁隗那里受了氣,看似嘮嘮叨叨說了一大堆,實則就是要借蔡伯喈告訴一些人,他董卓并不是誰都想踩就能踩的,河湟谷地的虎娃可以聽話,也可以不聽話,至于是不是真的是個老實聽話的孩子……那得需要他董卓開口、命令! 蔡邕被董卓的話語弄的心亂如麻,董卓卻不自覺,嘮嘮叨叨說了將近一個時辰,說的全是董虎小時候是如何的調(diào)皮搗蛋,是如何的讓人頭疼…… 華雄一人離開了雒陽,董卓將蔡邕送走后,第二日,董卓又去了一趟司徒袁府,董卓有沒有再次挨訓不可知,但在袁府門外,董卓是與袁隗拱手告別的。 烈女也好,為縣城改個名字也罷,在士大夫眼里好像很大,可對于衣衫襤褸的百姓來說,任何事情都沒有肚子的事大。 董虎? 是誰啊? 雒陽百姓根本不會在意這些事情,該艱難生活的,也一樣要在皮鞭下努力掙扎,依然要躲避兇神惡煞的官兵驅(qū)趕…… “啪!” 車夫董忠凌空甩了一鞭,素白車簾被一只蔥白小手掀開一角,露出張瓷娃娃小臉,正是扎著羊角小辮的董白。 “忠伯伯,咱們是要尋虎娃叔叔嗎?” 董忠回頭咧嘴一笑。 “虎娃……那咱可得加快了些,若是晚了,興許虎娃又跑了沒影!” “白兒很久……很久沒見到虎娃叔叔呢!” 就在這時,小丫頭背后伸出一只手掌,很輕松的將董白攬回車內(nèi)。 “外面風大,可別凍到了,要不然,虎娃叔叔可是給白兒很苦很苦的藥吃的!” “白兒不吃苦藥!白兒不吃!” …… 趕車的董忠嘴角不由露出些弧度,離開臨洮還不到一年,可他總覺得過了好幾年,總是想念臨洮的小院,想念羊雜湯的滋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