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女兒果然按照媽媽的話做了,平時長輩給她和丈夫的賞錢她都自己悄悄留著,家里有什么額外的收入,她從來不讓丈夫知道。有時候她甚至偷偷挪用丈夫錢包里的零錢,兩三年下來也攢了不少的私房錢了。 但紙包不住火,新娘子的這些行為都被精明的婆婆看在眼里了。有一天,婆婆決定告訴兒子這個事情?!澳愕男履镒游铱词遣荒芤?。”“為什么?她哪里做得不好?” “她其他都好,就是對我們這個家不忠誠。你看看她的箱子里都放著什么就明白了?!逼牌蓬I著兒子打開新娘子自己的衣箱,里面滿滿一箱子的零錢。兒子驚呆了,他沒有想到這個新娘子對自己這么不坦誠,于是就將她送回了娘家。 回到家里,新娘子的媽媽還得意地說:“我說得沒有錯吧!” 媽媽害怕女兒被拋棄,想到的辦法不是怎樣讓女兒去愛自己的家人,卻是怎樣去提防自己的家人,這樣的后果,自然是不會好的。這也是秘密法則中傳達給我們的一條重要的建議:我們在意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必須告訴自己,你一定可以擁有它,一定可以實現它,而不是你一定不能失去它。因為,根據我們的秘密法則,如果你總想著“不能失去”,最終的結果一定會是失去。正面的想法和負面的想法之間,就是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英國退役軍官邁克·萊恩曾是一名探險隊員。1976年,他隨英國探險隊成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而在下山的路上,卻遇上了狂風大雪,每行一步都極其艱難,最讓他們害怕的是,風雪根本就沒有停下的跡象。 食品已為數不多了,如果停下來扎營休息,他們很可能在沒有下山之前就會被凍死或者餓死;如果繼續前行,大部分路標早已被大雪覆蓋,他們可能會在暴風雪中迷路,而且每個隊員身上所帶的增氧設備及行李等物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情況越來越糟糕,他們即便不餓死,也會因疲勞而倒下。在整個探險隊陷入迷茫的時候,邁克·萊恩率先丟棄所有的隨身裝備,只留下不多的食品輕裝前行。 他的這一舉動幾乎遭到所有隊員的反對,他們認為現在離下山最快也要10天時間。這就意味著這10天里不僅不能扎營休息,還可能因缺氧而使體溫下降而導致凍壞身體。那樣,他們的生命將是極其危險的。而對隊友的顧忌,邁克·萊恩很堅定地告訴他們:“我們必須而且只能這樣做,這樣的雪山天氣十天半個月都有可能不會好轉,再拖延下去,路標也會被全部掩埋,丟掉重物,就不允許我們再有任何幻想和雜念,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徒手而行,就可以提高行走速度,也許這樣我們還有生的希望!”最終,隊員們采納了他的意見,一路上相互鼓勵,忍受疲勞和寒冷,不分晝夜前行,結果只用了8天時間就到達了安全地帶。而惡劣的天氣,正像他所預料的那樣從未好轉過。 若干年后,倫敦英國國家軍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找到邁克·萊恩,請求他贈送任何一件與英國探險隊當年登上珠穆朗瑪峰有關的物品,不料收到的卻是萊恩因凍壞而被截下的10個腳趾和5個右手指尖。當年的一次正確的放棄,挽救了所有隊員的生命;也是由于這個選擇,他們的登山裝備無一保存下來,而凍壞的指尖和腳趾,卻在醫院截掉后留在了身邊——這是博物館收到的最奇特而又最珍貴的贈品。 邁克·萊恩帶著隊員創造的生命奇跡,用了10個腳趾和5個右手指尖的代價,不過這是值得的。他們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他們也做到了。他們心中想的是“我們一定可以走出困境”,這與“我們一定不要死在暴風雪中”這樣的消極思想是截然不一樣的。 下雨天一輛車從你身邊疾馳而過,你要想的是“我要保持身上的干凈”,而不是“不要把泥水濺到我身上”;春天花粉散播的季節,你要想的是“我身體很健康”,而不是“我千萬不要花粉過敏”;面對老師的突然考試,你要想的是“我準備得很不錯了”,而不是“我該不會剛好遺忘了什么重要的東西吧”??傊?,我們如果知道了有些我們不愿意發生的事情越是容易發生,那么我們就要去想一想愿意發生的情況是什么。 很多時候,葬送機會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我們自己。而且,讓自己錯失良機的是自己那些害怕失去、擔心白費等的消極想法。當你將精力都集中到“我不能失去”、“我不能孤獨”的時候,你吸引的卻是“失去”、“孤獨”這一類的東西。置身在陽光中,你會越來越溫暖;但是身在泥淖之中,你只能越掙扎陷得越深! 163.成功,是因為志在成功 歷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人物,他們也知道秘密法則的核心思想,比如偉大的軍事家拿破侖,他曾說:“我成功,是因為我志在成功?!? 身高不足160厘米的拿破侖能夠成為改寫歐洲歷史的人物,并讓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王子“在偉大的拿破侖墓前下跪”,正是因為他志在成功的性格。 在不到10周歲的時候,拿破侖在家人的幫助下進了一所貴族學校。這所少年軍校是法國專門培養未來軍官的基地,也是貴族子弟投身軍界的必經階梯。入校學員不僅限于貴族子弟,還要有身份高貴的保薦人。拿破侖雖然是科西嘉島上的少爺,但被同學視為“來自科西嘉的窮小子”,操著鄉土口音的他,常遭那些名望貴族子弟的嘲笑和欺負。但是拿破侖沒有被歧視壓倒,他下定決心要在一個人少又不易被抓住的地方,把欺負他最多的人狠揍一頓。 機會終于來了。一個午后,幾個欺負他的同學迎面走來,其中一個仗著比拿破侖高出一個頭,叉開兩腳擋住去路,并神氣活現地說:“鄉巴佬,說幾句科西嘉話讓我們聽聽!”另一個忙幫腔:“要不,你學狗叫也行!”然后幾個人一起哄笑。 拿破侖沒有理他們,裝成繞道的樣子。果然那小子卻不肯罷休,立即橫移腳步和伸手阻攔。這時拿破侖猛一轉身,抓住那小子的領口,猛揍一拳。高個子疼得站不起來了,拿破侖一不做二不休,揮起拳頭一陣猛揍,連打帶踢,直到那小子趴在地上亂叫、連連求饒才罷手。 拿破侖因打人被關了禁閉,但他很驕傲——在場的那些人沒一個人敢動手幫忙,而且從此以后,再也沒人敢欺負他了。 經過這件事,拿破侖更加傲視他的同輩,性格也變得更加孤僻。課余時間,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閱讀書籍上。到15歲畢業時,拿破侖由于各科成績都特別優異,獲得少年軍校保送,進入位于巴黎三月校場的軍官學校,開始接受第二階段的軍事教育。 在巴黎軍校,一般學生通常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通過考試,獲得擔任軍官職務的資格,但是拿破侖在第一學年結束時便與其他兩人一起通過了軍官資格考試,并在剛滿16歲時成為“炮兵少尉”,就這樣,他開始了戎馬生涯。 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把意志的薄弱和信心的缺乏稱為“人最兇惡的敵人”,很多成功人士在回憶的時候說,在奮斗之初,他們就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成功,于是便抱著“我就要登上巔峰”的積極態度來進行學習和工作,最終憑著堅強的信心達到了目標。美國第40屆總統羅納德·里根就是深諳此訣竅的人。 里根早年是一個演員,但他卻立志要當總統。從22~54歲,里根從電臺體育播音員到好萊塢電影明星,整個青年和中年的歲月都活躍在文藝圈,對于政治他是完全陌生的,就更談不上什么經驗了。這一現實,幾乎成為里根涉足政壇的一大攔路虎。然而,當機會來臨,共和黨內保守派以及一些富豪們竭力慫恿他競選加州州長時,里根毅然決定放棄大半輩子賴以為生的影視職業,決心開辟人生的新領域。 里根為什么會突然間改變自己的生活道路?他的自信又是源于何處呢? 有人分析,里根的突然轉變絕不是突發奇想,他的自信與他的知識、能力、經歷、膽識是分不開的。尤其有兩件事讓里根角逐政界的志氣更加堅定。 一是當他受聘通用電氣公司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后,為辦好這個遍布全美各地的大型聯合企業的電視節目,通過電視宣傳、改變普遍存在的生產情緒低落的狀況,里根不得不用心良苦地花大量時間巡回在各個分廠,同工人和管理人員廣泛接觸。這使得他有大量機會認識社會各界人士,全面了解社會的政治、經濟情況。人們什么話都對他說,從工廠生產、職工收入、社會福利到政府與企業的關系、稅收政策等。里根把這些話題吸收消化后,并通過節目主持人身份反映出來。立刻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為此,該公司一位董事長曾意味深長地對里根說:“認真總結一下這方面的經驗體會,為自己立下幾條哲理,然后身體力行地去做,將來必有收獲?!边@番話無疑為里根產生棄影從政的信心埋下了種子。 另一件事發生在他加入共和黨后,為幫助保守派頭目競選議員募集資金,他利用演員身份在電視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可供選擇的時代”的演講。因其出色的表演才能而大獲成功,演說后立即募集了100萬美元,以后又陸續收到不少捐款,總數達600萬美元。 這篇演講是美國競選史上籌款最多的一篇演說。里根一夜之間成為共和黨保守派心目中的代言人,引起了操縱政壇的幕后人物的注意。 就在里根如愿以償當上州長問鼎白宮之時,曾與競爭對手卡特舉行過長達幾十分鐘的電視辯論。面對攝像機,里根發揮出淋漓盡致的表演效果,時而微笑,時而妙語連珠,在億萬選民面前完全憑著當演員的本領占盡上風。相比之下,從政時間雖長,但缺少表演經歷的卡特卻顯得相形見絀。 一個是初出茅廬但英氣逼人,一個是熟稔政治但毫無激情,選民們自然將自己手中的一票投給了那位志在必得的人。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揭示了成就拿破侖、里根等人的秘密:志在必得的信心使一個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東西。假如你也想和那些成功者一樣做一番事業,先問問自己是否擁有他們這種志在成功的信心和士氣。 164.人生是無數個選擇的疊加 “你們替我決定吧!”“我隨便,你們商量去吧!”“怎么都行!”不知道你的生活中是否經常有這樣的句子出現。 表面上看來,這些話顯示出你很隨意的性格,但嚴肅地分析這些話,你可能會被我們的結論嚇一跳——這種隨便的態度是在敷衍自己的人生。 人生本來就是無數個選擇的疊加,我們每天都會做出很多的選擇。選擇了上課聽講,便不能選擇在校園外自由自在地玩耍;選擇了研究文學,便不能同時去選擇研究物理。時間是線性流逝的,我們在任何一秒鐘都有選擇的權利,也只能選擇一種狀態。這每一秒組合起來,就是我們的人生。很多著名的人物,他們都是用一種明確的價值觀指導著自己的選擇。 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除了善于演唱之外還醉心于教學。當他堅持一邊教學一邊演唱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很吃力。父親勸告他,必須在這兩者之間做出選擇,否則一樣事情也做不好,后來,他就選擇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 除了這樣的人生方向的選擇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態度。可能外在的條件不允許我們實現自己的愿望,但在如何面對的問題上,我們則有100%的選擇權。在面對一件事情時,你可以選擇是正面去思考問題,還是負面去理解困難。 有一個叫艾德的人,在14歲時因小兒麻痹癥致使頭部以下癱瘓,必須靠輪椅才能行動。白天,他必須使用一個呼吸設備,否則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晚上他則有賴“鐵肺”。得病之后他曾幾次差點喪命。 艾德并沒有讓自己沉浸在淚水和哀怨之中,相反,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幫助有相同病癥的患者。他決定改變大眾的看法,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憐憫殘障人士,認為殘疾就等于無用,而應顧及他們生活中的不便之處。在他十余年的努力下,社會終于注意到了殘疾人的權利。如今,美國各個公共場所都設有輪椅專用的上下斜道,有殘疾人專用的停車位,有幫助殘疾人行動的扶手,這都是艾德的功勞。艾德是第一個患有頸部以下癱瘓而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的高材生,隨后他擔任加州州政府復建部門的主管,他是第一位擔任公職的嚴重殘疾者。 艾德完全可以選擇感傷,也可以選擇一生默默無聞,或者在別人的同情下得到終生照料,誰也不會因此而說什么。但是艾德把握住了選擇的力量,他認為肢體上的不便并不能限制他的發展,而他要做的是結束這樣的不便,竭盡全力為自己選擇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不要覺得自己已經別無選擇,就算在最壞的環境下,一個最好的選擇也能將你的人生扭轉,就像艾德一樣。選擇其實很重要,有時只是一個選擇,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 米歇爾曾經是一個不幸的人。 一次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膚都燒壞了,為此他動了16次手術。手術后,他無法拿起叉子,無法撥電話,也無法一個人上廁所,但以前曾是海軍陸戰隊員的米歇爾從不認為他被打敗了。他說:“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選擇把目前的狀況看成倒退或是一個起點。”6個月之后,他又能開飛機了! 米歇爾為自己在科羅拉多州買了一幢維多利亞式的房子,另外也買了房地產、一架飛機及一家酒吧,后來他和兩個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以木材為燃料的爐子,這家公司后來變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