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51.成功不論尊卑貴賤 “我家里條件不好,沒有條件讓我成功。” “我長得相貌平常,怎么會和成功扯上關系呢?” “我年齡太小了,他們不會要我的,看來我沒有希望了。”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這樣抱怨。 他們羨慕成功者,甚至嫉妒成功者,然而他們卻從來不想自己做個成功者,或者說即使夢想著成功,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會成功,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沒有資格成功。 事實上,成功絕對不是少數人的專利,無數成功者的經歷告訴我們:成功的大門對任何人都是敞開著的。 下面的這個小故事也許會讓你能夠領悟。 在美國紐約,有一位賣糖果的小販,他每天都固定出現在某一個市區小孩聚集的地方,所以那里的小孩沒有不認識他的。每當生意欠佳的時候,他就會放一些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氣球升空,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小朋友買糖。孩子們往往看到那些紅的、白的、黃的以及黑的氣球升空,都感到十分興奮,紛紛鼓掌叫好。 這時,有一個黑人小孩站在一旁,眼睛望著氣球,心中覺得很納悶,于是他就走過去問小販:“叔叔,為什么黑色氣球跟其他顏色的氣球一樣也會升空呢?” 小販不懂他的意思,就反問他說:“小朋友,你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 黑人小孩回答說:“因為從小在我的印象里,黑人象征著窮、臟、亂、苦和無知。我看到白種人、黃種人甚至印第安人飛黃騰達、成功致富,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可是我從來就沒有聽到一位黑人出人頭地。所以當我看到紅色氣球、黃色氣球、白色氣球升空,這點我相信,可是我原來就不相信黑色氣球也會升空的。真的,我剛才看到了,它也能升空,所以我想來問問你。” 小販了解他的意思,告訴他:“小朋友,氣球能不能升空,并不在它的顏色,而是內里是否充滿了氣,只要充滿了氣的話,不管什么顏色的氣球都會升空。同樣的,人也是一樣,一個人能不能成功跟他的膚色、性別、國籍、種族都沒有關系,要看他的內在是不是裝滿了獲取成功的勇氣和智慧。” 成功不論出身,即使家財萬貫、貌若天仙、地位尊貴,倘若不努力,那也同樣無法取得成功。猶如故事里的氣球,只要沒有裝滿氣體,當然無法飛翔。 只要留心,我們不難發現,其實不管是曾經,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名人成功,而他們的背景和實力也并不“雄厚”,而他們最終卻成功了,那是因為他們相信“成功不論出身”這個道理,于是奮斗不息。 他們知道,成功就宛如一個最寬厚的長者,它愛惜每一個追求它的人,它絲毫不計較你具備或不具備某種特征或條件,它在意的只是你是否愿意去追求,并為之付出努力。所以,多看到人生的光明面,多一些積極的思想,你會發現成功會愈加靠近。 152.轉換困難才能戰勝困難 一場大火突然熊熊而起,它燒光了愛迪生的設備和成果,愛迪生卻說:“大火把我們的錯誤全都燒光了,現在我們可以重新開始了。”一名記者問美國總統威爾遜“貧窮是什么滋味”時,這位總統講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我10歲時就離開了家,當了11年的學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在經過11年的艱辛工作之后,我得到了1頭牛和6只綿羊作為報酬。我把它們換成了84美元。從出生一直到21歲那年為止,我從來沒有在娛樂上花過1美元,每個美分都是經過精心算計的。在我21歲生日之后的第一個月,我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去采伐那里的原木。每天,我都是在天際的第一曙光出現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辛勤工作到星星探出頭來為止。在一個月夜以繼日的辛勞努力之后,我獲得了6美元作為報酬,當時在我看來,這可真是一個大數目啊!每個美元在我眼里都跟今天晚上那又大又圓、銀光四溢的月亮一樣。” 在如此艱難的境況下,威爾遜下決心,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深刻地理解閑暇時光的價值。他像抓住黃金一樣緊緊地抓住了零星的時間,不讓一分一秒無所作為地從指縫間溜走。在他21歲之前,他已經設法讀了1000本好書!試想一下,對于一個農場里的孩子,這是多么艱巨的任務啊! 一定不曾想到威爾遜的艱辛,事實上,很多成功人士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都寫滿了辛勞、痛苦與危難。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在人生的征途上,我們必須要對苦難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 我們要知道,人生路上,困難和挫折都是難免的,人生起起落落也無法預料,但是有一點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永不絕望。 當我們遇到逆境時,千萬不要憂郁沮喪。無論發生什么事情,無論你有多么痛苦,都不要整天沉溺于其中無法自拔、不要讓痛苦占據你的心靈,要盡量擺脫困境,讓快樂永遠陪伴著你。 當困難來臨時,我們要有勇氣直面困難、打倒困難,以頑強的意志戰勝困難。一個目標明確的人能排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阻礙,勇敢地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以堅定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去排除一個又一個困難去爭取勝利。 也許你遇到的困難難以解決,使自己的心情非常抑郁、難以擺脫。事實上,無論是誰遇上困難,情緒都會受到影響,所以,這就需要你一定要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面對無法改變的不幸和無能為力的事,就抬起頭來,對天大喊:“這沒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敗我。”或者聳聳肩,默默地告訴自己:“忘掉它吧,這一切都會過去!”緊接著,就要往頭腦里補充新東西,因為頭腦每時每刻都需要東西補充,這種補充就能使情緒“轉換器”發生積極作用。最好的辦法是用繁忙的學習去補充、去轉換,也可以通過參加有興趣的活動去補充、去轉換。如果這時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識突發出來,那就是最佳的補充和最佳的轉換。 物理學家普朗克在研究量子理論的時候,兩個女兒先后死于難產,妻子去世,兒子又不幸死于戰爭。普朗克不愿在怨悔中度過余生,便用加倍努力工作來轉移自己內心巨大的悲痛,情緒的轉換不但使他減少了痛苦,還促使他發現了基本量子,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如果你懂得及時“轉換”困難,那么你就將會戰勝困難。 153.學松樹抖落積雪的智慧,給自己減壓 有一年冬天,一對婚姻瀕臨破裂而又不乏浪漫情調的加拿大夫婦準備做一次長途旅行,以期重新找回昔日的愛情。兩人約定:如能找回愛情就繼續在一起生活,否則就分手。當他們來到一個長滿雪松的山谷時,下起了大雪,他們只好躲在帳篷里,看著大雪漫天飛舞。不經意間,他們發現,由于特殊的風向,山麓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下得大而密,不一會兒,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然而,每當雪落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杈就會彎曲,使雪滑落下來。就這樣,反復地積雪,反復地彎曲,反復地滑落。無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其他的樹則由于不能彎曲,很快就被壓斷了。 妻子似有所悟,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其他的樹,只不過由于不會彎曲而被大雪摧毀了。”丈夫點頭。就在這時兩人似乎同時恍然大悟,旋即以前的一切恩怨都成了過眼云煙。丈夫興奮地說:“我們揭開了一個謎——對于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適應;在適應不了的時候,要像雪松一樣彎曲一下。這樣就不會被壓垮。”一對浪漫的夫婦,通過一次特殊的旅行,不僅揭開了一個自然之謎,而且找到了一個人生的真諦。 我們就如同故事中的樹木,懂得給自己減壓的人就是松樹,而不懂得減壓的人自然就像其他樹木一樣難逃折斷的厄運。 “我一定要考上重點中學!”你一面給自己打氣,一面又覺得倍感壓抑,你的心里像敲起了戰鼓,鼓點像暴雨中的雨點一樣急促而有力,但是每一滴都狠狠地砸下來,讓你有些承受不了。 你給自己制訂了學習計劃,你每天嚴格地按照計劃執行,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心里的那種壓力越來越大,有時你甚至覺得有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 漸漸地,你吃不下飯,晚上總是很難入睡,即使入睡了也很容易被驚醒,你覺得渾身無力,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樣。不管是上課還是自習,你的精力都無法集中。心里那種無形的壓力愈加膨脹,像塊巨石牢牢地控制住了你。 這樣的事情想來大家都會不太陌生。這里說的其實就是壓力。 壓力是人的內心深處的一種情感體驗,一定的壓力會讓人奮起,成為人行動的動力,但如果壓力過大,那么對一個人的影響就非常嚴重了,用塞利教授的話說就是:壓力的殺傷力比我們周遭環境中產生的任何事物都還要強大。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壓力,而且即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無法將壓力消滅。倘若我們不懂得如何給自己減壓,那么終有一天會被壓力壓垮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