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翼德,不可無禮!” 劉備趕忙將張飛阻攔了下來。 現在的劉備已然不再是曾經在小方村中的那樣了。 他之前在離開秦羽身邊之后,就已經成為濟南相。 算下來,他可是比秦羽還要更早成為郡守級別的高官。 在官場之中摸爬滾打,劉備對于應對官場上的事情早就已經有了很多心得體會。 他為人處世也變得圓滑了不少。 此時縱然心中對于董卓頗有些不喜,但還是耐住性子,將張飛喊回來之后,朝著董卓拱了拱手,道:“誠如仲穎所言,先生對我自是不薄,但現如今先生身居洛陽,執掌朝政,所作所為,與禮不合,我身為皇室宗親,享大漢俸祿,怎能不行那忠君報國之事,反倒是只盯著一時之私恩?” 董卓哈哈大笑,他看向身邊的李儒,旁若無人的朝著李儒說道:“文優,你聽聽人家玄德說的話,人家這才叫做有禮數啊,我們這些粗鄙的漢子確實跟皇室貴胄沒有辦法相提并論,他們能不要這張面皮,咱可做不到這么干脆啊, 哈哈哈。” 一旁李儒也是笑道:“素聞劉玄德此人深明大義,今日一見, 果然不凡, 實屬讓我大開眼界了。” 劉備看著這兩人雙簧配合起來挖苦自己, 他臉上帶著明顯的怒容。。 但若是仔細看去,才會發現, 他那雙眼中卻是一直都古井無波,沒有多少波瀾。 只是在看著董卓和李儒的時候,他眼中還會閃過一抹淡淡的饒有興致的神色。 劉備沒有什么反應。 但張飛和關羽可耐不住自家大哥被這般嘲諷。 兩人這下就又被點的就想要朝前沖去。 劉備一伸手, 將兩人攔下。 與此同時,那袁紹也怒聲說道;“都夠了!我等匯聚一齊,為的是掃清寰宇,共同謀劃對付那秦羽, 現如今兵馬還未動,爾等便在這里內斗起來,傳出去的話,豈不是要讓天下人恥笑于我等!” 張飛和關羽兩人這時候也早就不是曾經的愣頭青了。 他們也不再是演義之中的馬弓手和步弓手。 跟在劉備身邊, 他們也早早的就已經有了不少的鍛煉機會。 這個時候也算是能顧全大局, 勉強壓住了心中的火氣。 既然劉備不想讓他們繼續開口,他們也就沒有再說什么。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 對面的董卓卻是個根本不在乎這些東西的狼滅。 他嗤笑一聲, 道:“呵, 這事情傳出去就傳出去,我董卓怕個什么玩意?反正這天下人不會恥笑于我, 他們到底恥笑誰, 會去恥笑誰,我難不成還能管得住他們嗎?” 袁紹的臉色頓時就難看了起來。 他怒目相視, 正要說話。 一旁河內太守王匡趕忙站了出來當和事老。 他苦勸董卓,又將劉備等人勸了回去。 董卓眼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也就沒有再多說什么。 劉備此時也帶著關羽, 張飛二人, 重新落座。 王匡看著好不容易暫時安穩下來的眾人,他心中一琢磨, 便趕忙說道:“如今我們眾人雖是奉大義而來, 但各自手下兵馬卻未能一心, 若僅只如此, 真要面對那秦羽,卻是根本無力抵擋。” “那秦羽手中坐擁三萬精銳,又有南北兩軍在他賬下聽令,我等若是不能勠力同心,則必敗矣。” “為今之計,當立一盟主,眾人皆聽約束,隨后進兵,或有取勝之機!” 眾人聞言,盡都點頭。 徐州牧陶謙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 出身名門,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 可為盟主。” 袁紹心中暗喜, 不過他還是立刻就擺手拒絕。 一旁眾人一個個都心明如鏡。 本身這檄文就是袁紹所發,背后若是沒有袁氏授意,他哪里敢做這種事情? 也就是說, 這根本就是袁氏在針對秦羽想要做一番大動作。 而且他們這些人一個個全都領兵前來。 要說真是對秦羽深惡痛絕的話,其實也還真算不上。 秦羽跟他們之間本身就沒有什么深仇大恨。 互相之間也很少有什么利益沖突。 可能他們中有幾人是真的對秦羽執掌廢立之事心有不滿,想要將秦羽這等權臣打殺下去。 還大漢一片安寧。 但更多的人其實還是看重袁氏的威名。 敬重袁氏的力量,才會跟著一起過來。 這個時候說起要立袁紹為盟主,他們又怎么可能會開口反對? 面對袁紹的推辭。 董卓和劉備就在一旁冷眼旁觀。 等那袁紹連續推讓了兩次,又有北海太守孔融再次勸說起來的時候。 董卓卻哈哈一笑,道:“既然袁本初不想當這盟主,那便不當吧,你們這些人,何必要這般為難他?難不成是覺得汝南袁氏好欺負的嗎?” 眾人:…… 你這樣說話可就沒意思了啊。 在這種時候說這種話,你怕不是有什么大病? 袁紹心中怒極,他本來都想再推辭一次,然后就順水推舟的當了這個盟主。 這個盟主的身份對他而言,未來可是一個極好的政治資本。 可誰能想到,這狗賊董卓竟然會在這種時候說了這種話出來。 你這不是難為我袁紹? 其心可誅啊! 再聯想到董卓此行帶著這么多人馬, 又氣勢洶洶的前來, 袁紹立刻就想到,這董卓難不成是來跟他搶這個盟主之位的?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不過這種冷場并沒有持續多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