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并很是恭順的回書一封,其中盡皆羅列自己對于秦羽的敬仰之心。 只恨不能起兵與秦羽一同匡扶社稷。 隨后便開始著手大力正對涼州內部。 不得不說。 韓遂這人在涼州也確實是有根基, 有手段。 如今成為涼州牧之后,更是有了足夠大的權柄。 一時間真可謂是風頭無兩。 手底下也是短短時間就匯聚群雄。 其余的馬騰等人,也漸漸在韓遂面前感覺無法抵御。 涼州的內亂竟就在這種情況下, 看起來就朝著還不錯的方向發展了下去。 各地在秦羽分封了州牧之后, 都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場面。 各地都是捷報頻傳, 對于劉協和秦羽都是大加贊頌。 秦羽對于這些人絲毫沒有半點誠意的拍馬屁行為根本沒有半點感覺。 這種事情還不至于能夠觸動他的內心。 只是有心人此時都已經發現了。 天下各州都已經被分封了州牧。 但唯獨荊州現如今還是空缺。 按照秦羽之前分封的慣例。 一般都是用之前的州刺史直接就提拔成了州牧。 不過也有不在這例子之中的。 但大概率都是如此。 這荊州刺史現如今還是王睿。 秦羽看著王睿的名字, 便立刻就想到了這個老倒霉蛋。 這家伙是個純粹的文人。 對于武人,他是有著一種天生的鄙夷。 曾經孫堅上任長沙太守的時候, 他就對孫堅表現的有些怠慢。 不過是因為孫堅背后站著那些想要對付秦羽的世家豪強。 王睿才勉強收斂了一點。 后來孫堅派遣孫策前去零陵郡搶糧。 本就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情,放在他的手里,結果卻是被秦羽手下的一個縣令給殺的大敗而歸。 聽說, 要不是那個縣令仁慈,沒有真的下死手。 恐怕孫堅的大兒子現在就已經沒了性命。 發生了那件事情之后。 王睿自然是大為嘲笑譏諷。 在公開場合都曾經毫不留情的說過:“這孫文臺連秦羽麾下一個普通的縣令都收拾不了, 他憑什么能去找秦羽的麻煩?” “這也就是秦羽沒有親自動手,若是換了秦羽過來的話, 現如今的長沙太守怕是早就已經換人了。” 王睿畢竟是荊州刺史,他的話自然流傳度是很廣的。 長沙和零陵都是屬于荊州的地界內。 這點評后來自然是幾乎搞的人盡皆知。 秦羽當時聽說之后, 也沒有將這當回事。 黃忠這樣的強者,那是一個普通縣令能夠比的上的? 就算將黃忠直接提拔成零陵郡郡守,秦羽也不覺得有什么過分。 而且之前那一戰也不是孫堅自己親自率人過去。 不過是立功心切的孫策謀劃的而已。 孫策年輕,又小看了黃忠,會有這樣的大敗,秦羽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的。 他只是抱著純粹看樂子的角度來看這事情的。 其實秦羽也沒想到。 這世上竟然還真有那種鄙視武人鄙視到了骨子里的人。 王睿顯然就是這樣的鐵頭娃。 果然。 當初在王睿說了這話之后,孫堅就算再怎么不樂意, 最終也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他敗了是事實,再說還有規矩在。 他一個郡守,自然是沒有辦法搞得了這個本身擁有監察自己權利的州刺史。 但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仇怨,這就已經悄然種上了。 原本按照歷史之中的來看。 王睿這人也的確就是這樣。 跟孫堅一起前去討伐零陵, 桂陽的叛軍。 就因為孫堅是武官,言語之間常常都會流露出輕蔑之意。 秦羽其實真的很想要將王睿的腦子拆開來看看他腦子里到底裝著什么。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腦回路,讓他竟然敢在孫堅這樣實力的武人面前還一邊說著鄙夷的話,另外一邊還要等著孫堅去出力剿匪。 這都已經完全脫離了只讓馬兒跑,不給馬吃草的境界。 通篇看下來,就只突出了一個離譜二字。 后來就被孫堅在率兵前去討董的路上,尋了個借口,直接就給他生生逼死。 不過放在眼下。 董卓現在可還在好好的當他的并州牧。 替代了董卓在朝中搞事情的是秦羽。 秦羽自我感覺現在還沒有做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他也僅僅只是廢了個皇帝而已,還沒有跟董卓一樣,給劉辯和何太后等人全都逼死。 然后天天在洛陽城中殺人取樂,更是夜宿龍床,將后宮都整的亂七八糟的。 那時候來個十八路諸侯討董,自然是理所當然。 秦羽到了洛陽城中之后,就一直住在軍營之中。 也有沒做什么離譜的事情,十八路諸侯想要討伐,怕是都要想上好一陣子才行。 那也就是說。 孫堅可能就沒有了帶兵北上,順手將王睿給整死的可能性了。 那王睿這個刺史就干脆還是讓他繼續做下去吧。 刺史也就是實權上有監察郡守的權利。 真要是郡守要跟他干起來的話, 他還真不一定就能行。 故而王睿此前一直都很明智的沒有過來找秦羽的麻煩。 這要是真多此一舉的給王睿弄成了州牧的話。 那可就成了秦羽的頂頭上司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