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賜說的這些話,乍聽起來像是很有道理。 可實際上,那也就是站在劉宏的角度上而已。 這種事情根本不能細想。 難道堂堂大漢朝廷,除了那北軍五校之外,就再沒有可用之兵了? 難道何進坐鎮的這八大座雄關,將司隸之地牢牢的圍成兩道防線。 在他們攻破這兩道防線之前,各地的勤王之師不會從背后直接殺奔而來? 他們這些世家豪強平日里養著的這些門客,在這種危難的時候,竟只會干瞪眼去看嗎? 這顯然都是不可能的。 楊賜說這些,顯然是想要給秦羽來脫罪來了。 這點,那些士人一個個全都心知肚明。 但在這種時候公然駁斥楊賜的言論顯然不是什么好時機。 只要等到楊賜最終將他的目的也一并說出來之后。 他們在來一一駁斥,才可能會有效果。 否則這個時候開口,只會讓那驚魂未定,已經被楊賜帶進去的劉宏感到心中厭煩,反倒是會有反效果。 劉宏果真被楊賜說的有些意動了。 他現在也確實心中從一個極端開始逐漸的偏向另外一個極端。 “楊公,按你所說,其實先生根本就是沒有反意,他與那張角根本沒有半點關系,只是開棺戮尸之事與其個性不合,才會有現如今的這樣的選擇嗎?” 劉宏迫切的問道。 楊賜搖了搖頭,道:“此事,臣也不知。” 劉宏皺眉,隨后又接著問道:“那按照楊公的意思,對于先生這次的功績,又要如何封賞才好?” 楊賜頓了頓,道:“老臣愚見,秦將軍平叛有功,且在棘陽縣縣令任上,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棘陽城更是被其營造的一片繁華,此足以證明秦將軍吏治之能。” “如今將軍雖為南陽郡守,但南陽郡乃是天下第一大郡,此郡豐饒繁華,以將軍之能,留在南陽郡中,已然沒有多少機會留待其發展。” “不若擇一郡守之位予以將軍,待將軍以郡守之位證明自己吏治有方,足有牧守一方之能,日后便可據此,使其入朝,于陛下之側,以供驅使,這天下當興也。” 劉宏眼睛一亮,又問道:“那不知楊公以為,以先生之能,去得何處,更能發揮其能力?” 楊賜老神在在的說道:“臣聞荊州之地賊寇橫生,并州,涼州也有蠻夷作亂,不若派遣將軍前往次三州之地。” 這下不光是劉宏眼睛一亮,那滿朝公卿也都再也沒有想來駁斥楊賜了。 楊賜這一開口,明著是褒獎那秦羽,給秦羽脫罪。 可實際上卻是擺明了要將那秦羽排擠出去。 他本就已經是南陽郡太守。 現如今再給他重新派遣一個郡守之位,不過是平級調動。 而且還使其直接就從南陽郡中給調離了出去。 這不就是他們之前一直想要達到的目的嗎? 楊賜不聲不響的就給他們全都做好了,他們還有什么好阻攔的? 況且楊賜說的好聽,什么未來的晉升機會都已經想好了。 在劉宏看來,日后只要秦羽能做的好,立刻就能按照楊賜說的,將秦羽調回到洛陽城中。 任命其為九卿之一,甚至出任三公的位置。 這家伙真可以算的上是不小的賞賜了。 然后再就是封侯了。 縣候肯定是不用想的。 既然楊賜都已經確定了秦羽沒有造反的念頭。 劉宏自然也是相信楊賜和何進兩人,再加上身邊那些宦官們的判斷。 至于那些狗賊士人們,他是一個都不想理了。 不過楊賜說的這幾個地方,劉宏還是好好的考慮了一番。 荊州的話,南陽郡現在就是荊州的啊。 跟南陽郡比起來,似乎荊州南部的那一片地方好像真不怎么樣來著。 沒有多少存在感,越是朝南,就感覺越是靠近蠻夷之地,賊眾作亂就有點多起來了。 零陵,長沙? 然后他又想到了涼州和并州。 這兩個地方對于劉宏來說,感覺也確實是有點難受。 一個地方到處都是羌人,一個都已經差不多被南匈奴給占了地盤。 并州的南匈奴那邊感覺還能好一點。 雖然時不時的有些小摩擦。 但總歸這些人是被匈奴人和大漢都打怕了的。 他們在并州的這段時間還算勉強能過的去。 涼州那邊就有些難頂了。 羌人比這些南匈奴的家伙難整多了。 其實要是按照劉宏的想法,他恨不得直接派遣秦羽這樣的絕世猛人直接前去坐鎮涼州。 以秦羽的實力。 想必肯定是能按著涼州那些人的腦袋打的。 只要將涼州那些人給打服了的話,大漢的疆域就會穩定不少。 但劉宏轉念一想。 涼州,并州,那都算是苦寒之地。 而且距離南陽郡實在是有些太遠了。 他要是真下命令將秦羽弄到那兩個地方去的話。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可真正說起來的話。 這問題就出來了。 他這樣的舉動,放在秦羽的眼中,會不會讓秦羽覺得這根本就是自己在針對他,想要將他遠遠的從洛陽周邊給調出去啊? 劉宏仔細思考了一下,感覺自己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確實不怎么地道。 于是便下定心思,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楊公所說的來吧,便封先生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