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校處理完這些事情后,隨后一些日子便是在處理朝政,對于朝政來說,朱由校并不陌生。 在外人看來似乎朝政都是被魏忠賢掌握,但是實際上,不少事情朱由校都會過問的,至于魏忠賢和東林黨的爭斗,他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時皇權與相權斗爭的延續,荒地要從臣子的手中奪回自己的權力。 朱由校看著奏折,魏忠賢就在一旁伺候著。 山東地方上奏折,朱由校便派出御史楊方盛巡按山東。 山西道御史陳朝輔上奏彈劾閣臣馮銓,這其實是崔呈秀安排的。 馮銓十九歲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授翰林院檢討。[3]他與其父馮盛明同朝為官,人稱“小馮”或“小馮翰林”。 天啟元年(1621年),在河南左布政任上的馮盛明由于在后金入侵遼沈之時擅自離任,被河南巡撫張我續彈劾治罪。 馮銓上書為父伸冤,稱其父乞休在未聞遼警之前,馮盛明遂被判處杖罷,馮銓也隨父回籍。 天啟四年,馮銓在魏忠賢前往涿州進香的路上于道路旁拜會魏忠賢,這時候的魏忠賢正想要一些幫手,就收下了馮銓,并且幫了他一把。 從此之后馮銓就幫助魏忠賢對付東林黨,并且還幫助魏忠賢害死了楊漣等人。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馮銓進一步傾陷東林黨人,由魏忠賢授意,以馮銓為總裁官,編修了篡改歷史之《三朝要典》。 其時宦官李永貞曾將馮銓與魏忠賢的心腹宦官涂文輔相提并論,說:“內相有涂文輔,外相有馮振鷺,時事可知也。” 可見馮銓已是魏忠賢黨羽中的頭面人物。 四月,馮銓進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不過馮銓成為魏忠賢手下大將之后,因為貪污嚴重,被崔呈秀嫉恨。 而且如今的朱由校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此時不對付他,更待何時。 天啟看了陳朝輔的彈劾,皺眉道:“這個馮銓可是魏伴伴推薦的,怎么這么喜歡錢? 你看看這彈劾,國家艱難之際,馮銓還如此奢靡,比朕過之而無不及! 如此人物怎么做閣臣,正好讓他騰位置,先讓孫師當個閣臣好了。 魏伴伴,你去找這個馮銓,獻上銀子,朕饒他一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