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某一州一地,而是整個關中?!? “就連江南,形勢也不容樂觀!” 房玄齡和聲音像一桶冰水,讓整個朝堂的的人否鴉雀無聲,背脊發涼! 李世民突然想起日記里的罪己詔。 如果沒有提前準備, 只怕自己還真的要下罪己詔。 六月,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嗜殺親兄弟兩人,喋血長安。 十一月,災荒初現。 無論是誰,只怕都會忍不住往那方面想。 這是老天爺的懲罰! 這是天子有罪! 李世民沉著道: “天降大災,是國之不幸?!? “即日起,宮中消減一半開支,如非必要,取消任何形式的宴席?!? “傳旨各州,依各地情況,逐步開倉放糧,布施百姓!” 長孫無忌此刻才明白過來,前幾個月李世民要各州地收糧的動機了。 只是,陛下如何能提前知道災荒的事情? 莫非真是千古一帝? 房玄齡繼續道: “陛下,開倉放糧,只能緩今冬生計。開春后,即便立即種下新谷,只怕也來不及??!” “到時候,朝堂、百姓手里均無糧,只怕……” 災荒,最容易和造反內亂綁在一起。 百姓連飯都吃不起,不造反搶點東西,那怎么能行? 最好的統治,就是民富安康。 大家都吃飽喝足,誰有這個精力去造反? 反個勞什子? 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李奇今日沒有上朝。 他還在休假中,今日是鄭永從西邊回來的日子。 按照既定行程,鄭永帶著“唐奇商行”的商隊,用稻草鋪好箱子,帶著滿滿的琉璃前往西域,進行牛羊交換。 這個時候,這種高品質的玻璃,仍然是稀缺貨。 雖然長安不稀奇了, 但是世界其他地方仍然稀缺的很,是值錢貨。 接近下午的時候,十里坡終于迎來浩浩蕩蕩的隊伍。 鄭永凱旋而歸: “殿下,我們回來了!” “回來就好。這……有多少?” 李奇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牛羊,心中大定。 糧食、紅薯、牛羊,三管齊下,相信應該能渡過這次災荒吧? 鄭永指了指,道: “牛三千七百頭,羊五千六百只?!? “這一次交易數額巨大,他們還差遣了幾十名馴養牛羊的師傅,幫我們送回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