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父皇此時召見?莫非真是那事?” 想起李奇日記里所說,李世民不由得有一些憧憬。 倘若真的爸自己放歸洛陽,陜州以東都歸自己管轄,那么就和龍歸大海也沒什么分別了。 李世民簡單收拾了一番。 帶著尉遲恭和程咬金二人出門。 即便是入宮覲見,李世民現在也不會獨身而行。 太子或許不會玩當街刺殺這套。 但是他的三弟李元吉,卻未必不會這樣做。 李世民不會把自己的身家安全交給運氣。 有尉遲恭和程知節兩位隨行,在這長安城內,不管遇到什么危險,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太極殿。 李淵的臉色似乎很沉重。 三個兒子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勢同水火,已經再也沒有辦法彌合。 這讓他很苦惱。 李淵是一個重視家庭感情的人。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齊齊整整。 他實在是不想看到兄弟手足相殘的事情。(好像其他皇帝其實也是不愿意看到這一幕的。” 但是,如果自己再不采取點什么措施,好像事情就會變得不可控。 李淵長長的嘆了口氣: “世民,你平叛河北有功、朕還未封賞。不知道你有什么愿望?” 李世民對答如流: “為朝廷平叛、為家國平叛、為河北百姓平叛,這都是兒臣應該做的事。” “兒臣不需要封賞。” 事實上,天策上將這個職位已經到頂了。 想要再封,除非把天花板捅破。 李淵幽幽的回味著李世民的話。 他其實也想過: 如果李世民是長子,那該多好,也就沒有這么多風風雨雨。 可惜他不是。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這是自古以來的鐵律,誰違背了,誰就要付出血的代價。 李淵想讓李家的朝廷多延續幾代。 所以他必須恪守這條鐵律。 “講得真好!” “為百姓平叛,是啊,天下好不容易太平,朕也實在不希望看到動蕩了。” 李淵緩緩的站起身,道: “世民,你知道嗎?天下一地動蕩并不可怕,朝廷派軍平了就是。” “但是,有個地方一旦動蕩,大唐危矣!” 李世民心中一驚。 以他的聰明睿智,自然知道這話所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