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那叫天際省-《貞觀三百年》
第(1/3)頁
“西昌的神壇是最多的,你要是以后有空,可以去轉轉。”
“還是不了吧先生,那地方聽著就不安全。”
“隨便喊兩聲‘天子萬歲’,就行了。入鄉隨俗,就好得多。”
“……”
淦。
錢老漢順便又跟王角講述了一下這個貞觀紀元位面西昌的特殊性,這個城市,在不同的族群中,有著不同的稱呼。
比如說黑海人,就會把西昌稱作“康都”,意思是“康斯坦丁最后的都城”。
這名字讓不少人得跳腳。
還好王角雖然是文科生,但他不“精羅”。
所謂“康斯坦丁”,便是“君士坦丁”的另外一個稱呼,君士坦丁堡被西突厥干爆之后,長孫沖聯合了河中仆從大軍,在晚年拿下了西突厥人盤踞的君士坦丁堡。
“黑海長孫氏”的由來,也是因為開疆拓土之功。
而殘存的羅馬人面對殘存的君士坦丁堡,只是兩手一攤徒呼奈何。
講道理,重建是要錢的。
長孫氏當時給羅馬人貸款,基本上全部轉化成了負債,而之后,長孫氏又把這個債權,交易給了朝廷。
主持君士坦丁堡重建的人,都是由當時的民部牽頭,其中還涉及到了大大小小的親王、郡王、國公、郡公……
總之,這事兒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
但最后的結果,就是羅馬人前往巴格達,波斯人前往君士坦丁堡。
最后的最后,是希木葉爾人敲鑼打鼓喜迎皇軍……
不過,這些故事,都平平無奇,毫無意識,王角聽了昏昏欲睡,不刺激。
于是錢老漢就講了個比較刺激的。
“巴格達更名之前,波斯種有三萬戶,至‘天際工作社’成立,波斯種有一萬兩千戶……”
“等等,先生,啥叫‘天際工作社’?”
王角一臉懵逼,這個帝國太大,大到他都已經考上大學了,還認不全所有的省、都、道、府。
“是當初在天際省的一個會社。”
“天……天際省?”
“波斯西陲,便是天際省。”
“……”
厲害了,我的唐朝。
“取自‘天之邊際’之意。”
“……”
這合理嗎?
這很合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