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種婉約氣氛自然而然由鋼琴聲營造而出。 很有味道。 蘇晨選擇的《卷珠簾》是廈門二中合唱團的版本,幾乎沒有做太大改動,將之完美復刻到了這個世界。 鋼琴前奏落下, 向日葵合唱團的歌聲唱響。 “鐫刻好每道眉間心上 畫間透過思量 沾染了墨色淌 千家文都泛黃 夜靜謐窗紗微微亮” 《卷珠簾》歌名源自《滕王閣序》: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整首歌曲歌詞、曲調,古韻流長。 合唱時輔以和聲,整首歌的氣質又更上一層樓。 仿佛一副古代畫卷緩緩在眼前展開。 “太好聽了吧” “歌聲一響,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歌詞超贊!!啊啊啊!竟然真的是國風。” “蘇爹這是要讓國風在全世界的每個角落被唱響嗎?” “絕絕子!華夏基因都在躁動。” 而對于外國友人而言,這樣悠長的旋律,聽起來竟然格外舒服。 但歌詞已經超出了很多歐洲人的漢語水平,每個字都認識,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 能注意到韻律的優(yōu)美。 然而還無法品鑒。 “雖然不懂歌詞……但我感覺它是詩。” “好喜歡。” “一開口就打動我了。” 克洛寧沒有等來他所期待的英文曲。 但聽著這首《卷珠簾》他感覺自己的心靈和耳朵都得到了洗滌。 優(yōu)美…… 好優(yōu)美的歌詞,好優(yōu)美的中國話! “拂袖起舞與夢中徘徊 相思漫上心扉 她眷戀梨花淚 靜畫紅裝等誰歸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胭脂香味 卷珠簾是為誰 啊~~高軒霧褪 夜月明袖掩暗垂淚” 歌聲悠遠綿長,和聲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宛若流水般綿延不絕,好聽到入魂。 優(yōu)美的編曲和歌詞使這首歌給人留下深刻影響。 在地球還登上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可以永遠相信蘇爹的詞。” “蘇爹好久沒寫國風了啊……超級喜歡。” “求求蘇爹多寫一點這樣的作品吧。” “哈哈哈現(xiàn)在蘇爹跑歐洲去文化輸出去了。” 華夏粉絲在彈幕里非常活躍。 而向日葵合唱團的演唱還在繼續(xù)。 “細雨酥潤見煙外綠楊 倦起愁對春傷 殘燭化曉風涼 歸燕過處留聲悵 天水間撫琴斷腸 啊~~~胭脂香味 卷珠簾是為誰” 編曲中鋼琴作為主樂器,輔以鼓點帶動整首歌的節(jié)奏。 因此在綿長的歌聲中,甚至能聽出一些阿卡貝拉的感覺。 但它又不是完全的阿卡貝拉。 就很絕妙。 歌聲漸歇…… 就好像那盼歸之人,從窗角看到馬車遠行,最終消失在視線中一樣。 歌詞的意境很美。 向日葵合唱團一曲唱畢,沒有熱烈的掌聲,只有一個個沉浸在歌聲中的人。 “詩一樣的歌詞,仙女般的聲音。” “歌聲太縹緲了,簡直是耳朵的極致享受。” “好喜歡這樣的華夏音樂……” “純粹!優(yōu)美。” 《卷珠簾》不僅獲得了華夏歌迷的認可,歐洲聽眾也非常喜歡。 華夏風格、華夏文化、華夏元素,悄悄侵染著他們。 他們深切感覺到了華夏文化之美,華夏文化之獨特,華夏文化之精深。 克洛寧本以為修改后的英文歌歌詞,應該能與蘇晨一決高下。 但聽了《卷珠簾》,他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有一種美!之后華夏的漢字才能描繪、表達。” “漢語是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語言。” 克洛寧試圖將歌詞翻譯成英文,幾經嘗試發(fā)現(xiàn),一翻譯,就沒有漢語原本的神韻了。 故有此感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