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391章 我們一起數星星 蘇晨一家與向日葵合唱團在倫敦一家國際酒店下榻。 向日葵合唱團這次帶團的老師叫李芳,與蘇晨也算熟悉。 合唱團的比賽在兩天后。 而這兩天蘇晨則帶著老婆舒婉,女兒蘇小夕在倫敦城好好游玩了一番。 這座歐洲最繁華的都市,適合用步行的方式去逛。 泰晤士河、大本鐘、倫敦橋、白金漢宮、圣保羅大教堂、倫敦眼…… 而舒婉最喜歡逛的則是諾丁山的波多貝羅路和康登鎮。 因為她總能在這些集市中淘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而因為藍星村文化交流計劃實施的原因,在倫敦街頭,蘇晨看到了不少華夏人、大和人的面孔。 雖然大多數人都還在說英文。 但這些大不列顛人每次看到華夏的游客,都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用中文和蘇晨他們溝通。 一方面是對華夏人的尊重。 一方面他們也想趁機練習一下中文。 蘇小夕依然穿著她心愛的漢服出門,一路上回頭率非常高。 因為不在華夏, 蘇晨、舒婉都沒有戴口罩等遮掩面部。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大不列顛的名氣還沒那么大。 應該不會被人認出來。 然而他們失策了…… 蘇晨倒沒有被人認出來。 但舒婉在一個廣場駐足聽一個倫敦女孩兒唱《hello》的時候,被人認了出來。 “hello 您是《hello》的原唱舒婉嗎?” “驚現大明星!” “天吶!!第一次碰見原唱呢!!能和您合唱嗎?我是您的忠實粉絲!” 那位唱歌的女孩兒一邊說著一邊將話筒遞過來。 眾人都向舒婉看來。 這時候他們才注意到,蘇晨牽著舒婉的手,抱著蘇小夕。 這位亞洲第一天后一家人竟然在一起! 這對“神仙眷侶”在圈內圈外都是一段佳話。 因此蘇晨也被認了出來…… 舒婉接受邀請合唱了《hello》,緊接著圍觀的人向蘇晨投來了期待的目光。 這位創作了《hello》的傳奇音樂人,人們都很想聽到他的聲音。 蘇晨環顧四周, 圍觀的人已越來越多。 不少前來旅游的華夏同胞已經舉起手機錄像,并且喊著他的名字,要求唱一曲。 蘇晨沒有辦法,只得上前問道:“可以用一下你的吉他嗎?” 女孩點頭將吉他遞給了蘇晨。 唱一首什么呢? 蘇晨最先想到的是在倫敦玩了兩天了,其實可以唱一首《文山的痛》……哦,不,《威廉古堡》,表達一下自己這兩天游玩的感觸。 但想了想,自己好像還沒有唱過英文歌。 給舒婉寫了兩首英文歌。 給喻學友寫了一首。 自己還沒過癮! 而且現在在倫敦,入鄉隨俗…… 心中做出決定,手指便在吉他上彈奏出《counting stars》的旋律。 然我們一起數星星…… 簡單的旋律彈奏后,蘇晨壓低著嗓音,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富有磁性。 “lately i've been,i've been losing sleep(最近我總是輾轉難眠)” “dreaming about the things that we could be(幻想著我們的各種可能)” 蘇晨歌聲一響周圍圍觀的人便驚呼起來。 沒有復雜的編曲。 僅僅一把吉他。 以及蘇晨的緩緩演唱。 但卻那么好聽,那么動人! “這是什么歌?好好聽!” “沒聽過……好像是他自己寫的新歌吧。” “我的天!!一出手就是新歌?這也太奢侈了吧。” “據說他在華夏是即興創作之王。” 人們激動萬分討論著。 熟悉蘇晨的華夏游客則更加興奮,舉著手機懟著蘇晨拍。 “我怎么就沒有提前開一個直播啊???現在還要我注冊賬號!不管了,先拍下視頻再說!”有人暗罵自己平時不玩直播。 真是賬號用時方恨少啊。 《counting stars》在英文歌曲里絕對是非常經典的神曲了。 不知道多少人從用它當過自己的鈴聲。 反正每日數億遍星星! 蘇晨當初把這首歌整整單曲循環了半年。 就是愛聽。 上頭。 屬于回憶殺級別的金曲。 “we'll be counting stars” “yeah,we'll be counting stars” 第一段結束后,歌曲的節奏忽然加快,也更加動感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