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389章 小時候多傻啊 童年,一個天真爛漫、五彩斑斕的年紀。 那時候的天永遠是藍的,水永遠是清的,草永遠是綠的……那是充滿童真、充滿好奇、充滿想象的年紀。 在草上打滾,在水里嬉戲,滿身泥濘,但卻笑得發自肺腑。 童年!不知愁滋味!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游戲的童年” 在《童年》這首歌的處理上,第一段蘇晨故意放慢了節奏,用一種深沉的嗓音去詮釋。 而這種事深沉的嗓音,很容易就營造出一種懷舊光影。 歌聲仿佛在訴說著過去,將一幅幅屬于童年的記憶畫卷,在聽者眼前徐徐展開。 歌詞算不上復雜,但它的敘事能力超強。 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 甚至還描繪了童年時期人們上學時候的心理。 童年的夏天坐在教室里,正午陽光強烈,人們都待在家里睡晌午覺,或在陰涼的大樹下乘乘涼。 因此那時候的中午是安靜的。 天地間仿佛只剩下知了不知疲倦與燥熱。 蝴蝶、黑板、老師、粉筆……白若溪聽著歌,仿若回到了她的童年時光,小學時光。 那時候她是調皮的。 那時候老師總是嚴厲的。 那時候的操場上總是充滿笑聲的。 那時候只要下課鈴一響就要沖向小賣部,或者沖出校門的…… 那時候總覺得學校像一座牢籠,而他們則是被關起來卻渴望自由的小鳥。 “我的天這歌詞太真實了!!不就是寫的我的童年嗎?” “讀小學那會兒,我是一百個不愿意去讀書……我爸把我送到學校門口,他一轉身我就溜了逃學!回家后沒少挨毒打。” “好美好,好懷念。” “蘇爹這首歌!!滿滿的回憶殺!” “好憧憬小時候啊!可是回不去了。” 歌曲超強的畫面感和敘事性,打動了無數粉絲。 舒緩深沉的演唱, 似乎賦予了記憶某種深刻的緬懷。 “福利社里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 怎么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 手里的漫畫 心里初戀的童年” 歌曲敘事依然在繼續。因為蘇晨是孤兒的原因,福利社三個字讓粉絲們敏銳認為,這首歌是蘇晨童年的真實寫照。 不過這也是很多人童年的真實寫照。 那時候很窮。 蘇晨記得小學時候每天爸媽就給他五毛錢!五毛錢可以買五根辣條,一毛錢一根,和同學分著吃,最后把手指上的辣椒油也要舔干凈。 那時候還有一毛錢一袋的“小小冰”。 三毛錢一根的老冰棍。 五毛錢一根的大腳板雪糕。 每一樣都想吃可摸摸兜里卻只有五毛錢…… 真的窮! 但那時候卻并不感覺窮。 因為一根辣條就能他很滿足了。 零食、漫畫、隔壁班的女孩……蘇晨人生中第一封情書,就是在五年級時候收到的。 女孩用了一首歌的歌詞: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后來老鼠不見了……好像嫁給了貓。 一幕幕回憶侵襲而來。 粉絲們紛紛淚目。 粉絲們在彈幕里說:每個字都是回憶! 在這一段過后,蘇晨彈奏吉他的速度加快,曲調從之前的深沉懷念,很快變得歡快跳躍起來。 給人的感覺是,一下子從灰蒙蒙童年記憶中,瞬間回到了過去。 從懷念中,剎那觸碰到了真實。 心情也從懷念變成了童年般的歡快。 “沒有人知道為什么 太陽總下到山的另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 山里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