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舞臺后方大屏幕上歌曲信息出現(xiàn)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一瞬間被吸引了過去。 對于國風(fēng),特別是蘇晨寫的國風(fēng),無論是粉絲還是創(chuàng)作嘉賓,都萬分期待。 畢竟這可是國風(fēng)祖師爺?shù)淖髌贰? 大屏幕上文字漸漸浮現(xiàn)。 歌曲:《赤伶》 作詞:麒麟才子 作曲:麒麟才子 編曲:麒麟才子 演唱:希臘女神 “加入了戲曲元素?”李宗勝在看到歌名的時候瞬間就反應(yīng)了過來。 石田、金井太郎等人也瞬間了然。 隨著藍星村文化交流計劃的推進,華夏文化優(yōu)勢竟顯,在文化傳播方面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 一方面是歷史悠久, 沉淀深厚。 另一方面華夏文化有一種獨特的東方韻味。 這是其他文化形式不可比擬的。 因此石田等人對華夏文化的了解也日益加深。 對于伶這個字也不再陌生。 伶,在古代通常指樂官或者樂師。 由于音樂和戲曲是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兩個姊妹門類,關(guān)系極為密切,因而人們又轉(zhuǎn)稱“伶”為演員、藝人。 因此看到歌名李宗勝等人很自然就想到了戲曲元素。 在國風(fēng)作品中巧妙融入戲曲元素可是蘇晨的拿手好戲。 每個人都變得聚精會神起來。 特別是黃文山、梧桐,這兩人現(xiàn)在對蘇晨佩服得五體投地,完全是抱著學(xué)習(xí)的心態(tài)期待著希臘女神的演唱。 蘇晨給希臘女神提供的參考版本是譚晶翻唱的版本。 而非原版。 因此在旋律開始的片刻,希臘女神的吟唱便已經(jīng)開始。 “wuwu~~~~” 這樣的吟唱帶著戲腔的味道。 就仿若一場大戲即將開幕一般。 一聲入魂。 “這吟唱絕了啊。” “開口直接超神。” “好聽到天靈蓋都要飛了。” “這是神仙在唱歌嗎?” “dna瞬間動了。” “為何吟唱魔法?” “就憑這個吟唱!!我就覺得希臘女神贏了!” “這個吟唱犯規(guī)啊。” “《大魚》的吟唱與之比起來,我都覺得遜色三分。” 在希臘女神開始吟唱的瞬間,直播間彈幕就炸了。 戲曲! 吟唱! 國風(fēng)! 這所有的元素加在一起,讓人深切體會到這首歌的不同尋常。 入魂般的吟唱過后。 緊接著是一段極為精彩的戲曲念白。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希臘女神配合著新學(xué)的極為專業(yè)的唱戲時的手部動作,搭配著這歌聲,一瞬間,希臘女神便仿若變成了戲中人。 穿越了遙遠的時空。 成為了那戲臺上的伶人。 還不及粉絲們反應(yīng)過來,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希臘女神又切換到了流行唱腔。 從吟唱、到戲曲唱法,再到流行唱腔。 快速的唱法切換讓人瞬間體會到了這首歌的豐富程度。 花樣真多啊。 但偏偏這三種方式結(jié)合在一起,竟顯得渾然天成。 沒有一絲一毫的違和感。 “戲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guān)我 扇開合,鑼鼓響又落 鏡湖外,茶一盞,還溫?zé)? 慣將喜怒哀樂都融入粉墨 陳詞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亂世浮萍忍著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憂國 哪怕無人知我” 大魔王譚晶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各種細節(jié)的處理非常到位。 聽了她的版本,很多人都說:原唱沒法聽了。 唱腔很華夏的溫婉動人。 希臘女神舉手投足間, 都仿若成為了一位真正的伶人。 其實這首歌有其創(chuàng)作背景的。 結(jié)合著背景來聽這首歌。 感覺會完全不一樣。 戰(zhàn)爭期間,一個小縣城內(nèi), 這里暫時沒有遭受戰(zhàn)火的波及。 戲臺上還在唱著《桃花扇》。 一片祥和。 但很快這種祥和就被打破。 大和人包圍住縣城,并來到戲院要求給他們單獨演一場,以慰問所有大和士兵,并指名裴晏之出場唱戲,若是膽敢拒絕,便燒了整個戲院乃至縣城,所有人亦難逃一死。 在這一刻作為戲子的裴晏之擔(dān)起重任。 上臺唱戲。 他水袖柔婉、昆腔曼妙,戲里戲外,敢愛敢恨。 他一邊唱戲麻痹著敵人,一邊步步算計,位卑未敢忘憂國,最終一把大火熊熊燃燒。 將戲院! 將那些被堵在戲院里面的敵人燒了個干凈。 這是一項壯舉! 一個華夏人的血腥! 當(dāng)年! 華夏人不正是依靠著這種血腥和民族感! 方才走出了那段屈辱的歷史嗎? 當(dāng)那天! 偉人高呼我們終于站起來了的時候! 那種揚眉吐氣之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