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周曉梅的電話時老譚剛從拙政園回來,今天店面交接,古毅找來一家裝修公司,一起看了看,定下裝修方案。 電話里周曉梅說了員工介紹人來給加分的事,老譚覺著挺好,叫她拿個方案出來,同時給出幾點建議。 介紹來的員工必須工作滿三個月; 必須認可阿巧的企業(yè)文化; 不許拉幫結(jié)派,介紹來的員工不許和介紹人在一個店里工作。 雖然缺服務員,但寧缺毋濫,越是這時候越要謹慎,看著不近人情,但得為長遠打算。 根據(jù)老譚的建議周曉梅很快做出方案,用郵件發(fā)給艷華和老譚,然后在高管群里討論,大家都覺著挺好,可以執(zhí)行。 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服務員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蘇州店是阿巧進軍南方的第一家店,老譚格外重視。把李爽和小高兩口子調(diào)過來,李爽任蘇州地區(qū)總經(jīng)理兼店長,小高任廚師長。 餃子這塊準備調(diào)王紅了,后一想王紅得坐鎮(zhèn)省城,不能動,于是把雅茹調(diào)過來,她呼市的工作由孟夢接替。 餃子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開發(fā)了一個本地口味的藕餡餃子。 藕餡餃子早就有,所謂開發(fā),是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加進東北餃子工藝,使之主味突出,清香與肉香兼顧,不但本地人愛吃,東北人也喜歡。 涼菜這塊兩條腿走路,在省城調(diào)過來一個師傅主理東北風味,同時招聘一個本地師傅做本地涼菜。 廚房開放式的,這個不能改。 菜品自然以東北菜為主,大部分原料從省城發(fā)貨,比如酸菜、蘑菇、粉條、蟲草雞等等。為的是原汁原味,地地道道。 李爽、小高、雅茹這些人過來之后不能總住賓館,的解決住的問題,同時也得給員工租寢室。蘇州這邊房租高,古毅找了兩天也沒找到合適的。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沒做飯店之前,一個人日子,咋過都行,花錢從來沒在乎過。如今做了飯店,錢像水一樣往外花,也知道節(jié)儉了。 恰巧法院工作的王姐在拙政園附近有個老房子,離飯店近,之前租給一個做絲綢生意的朋友當庫房了。現(xiàn)在人家不做了,房子閑著。 王姐跟古毅說房子有年頭了,平房,有點舊,但水電齊全,住人沒問題,要是不嫌乎拿去用,給點租金就行。 老譚起初覺著平房不方便,員工洗個澡啥的費勁,但人家說了,又不好拒絕,便叫李爽和小高跟著古毅去看看。 李爽和小高看完回來興高采烈的對老譚說地方太好了,不亞于北京四合院。 “師父,你沒看呢,地方老好了。”李爽給老譚介紹:“獨門獨院,院子挺大,對,這地方叫天井。一排六間正房,里面啥都有,衛(wèi)生間、上下水、熱水器都好使,還有書房呢。” “是嗎?”老譚睜大眼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