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艷華的成長-《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
第(1/3)頁
當天晚上在赤山酒家招待的張宇。
圖雅和木蘭是表姐妹,木蘭在張宇的飯店做經理,有這層關系,燕子把圖雅也叫上了。
這段時間老店停業裝修,很多老店的客人都到新店來吃餃子,新店的生意火起來,每天營業額都在一萬三以上,非常忙。這樣李爽也到新店上班,老店員工大部分也來了,人多干活快,也忙開了。
有李爽在店里照看,圖雅才有時間出來吃飯。
飯桌上有張宇、燕子、艷華、圖雅,老譚還沒到。裝修工期緊,晚上也加班干,今天正好安裝廚房隔油池,老譚得在現場,所以晚一會兒過來。
四個人邊吃邊聊。
張宇說:“省城還行,知道忙閑,裝修的晚上還加班呢。呼市不行,那里人牛的很,到點兒就下班,根本沒加班這一說。”
“加班也給加錢呀。”燕子說。
張宇搖搖頭,說:“加錢也不干,那地方人就那樣,他們認為一天的錢掙到手夠花了,加班等于是把明天的活干了,把明天的活干了明天干啥?看我那個店沒,裝修的挺簡單,不費啥事,那還干四個月呢。這要是在省城兩個月完事了。”
燕子問:“你說的是裝修的,飯店干活的啥樣?也那樣?不加班?要是正趕上下班點來客人了咋整?不接待?”
“差不多吧。”張宇說:“我家店現在好多了,譚師傅調的都是咱們東北人,一點點把這臭毛病改了。剛開業那會兒就和你說的一樣,晚上八點半下班,這時候進客人還沒等領班張嘴,服務員就直接說下班不接待了,然后趕緊換衣服走人。”
“都那樣嗎?這幾年不能了吧?”艷華問。
張宇說:“這兩年好點了,主要是競爭激烈,外地人多了。拿咱們東北人來說,幾乎都敬業,多干點少干點沒毛病,也不斤斤計較。一家飯店有幾個東北人,再有兩個四川人或者湖南人,帶著也就帶過來了。只要不叫本地人占多數就行,這是我總結的經驗。”
“還是不差錢。”燕子說。
“你說這個也對。呼市現在是開發期,城市擴建,加上國家大力扶持,不缺資金。周邊的老百姓都非常有錢,不是自己家的地里發現煤了,就是趕上動遷。有的今天還窮的叮當的呢,明天就成百萬富翁了,這都是不把準的事。”
張宇繼續說:“呼市生活慢節奏,都說成都的節奏慢,沒到呼市去呢,到了就知道啥才是真正的慢節奏了。老百姓節奏慢,當官的節奏更慢,幾乎就是上午辦公,下午啥事都辦不了,一問全喝酒呢。現在好點了,有八項規定。
公款吃喝是不敢了,但酒還是一樣,照喝不誤,有給買單的。在呼市辦事分三步,第一步電話預約,第二步是飯桌喝酒,第三步是酒后緊跟,跟慢了還得從第一步來。”
“那可夠嗆——”燕子說。
“要不然咋說在呼市開飯店掙錢呢,喝酒的人多,只要是飯店,做的不難吃就有客人,服務好壞還在其次,有吃的就行。要是做的好點兒那生意肯定火,像咱家這餃子館要是過去,得天天爆滿,還得排隊。”張宇說。
燕子笑了,花枝招展,并給了張宇一個原來如是的表情,說:“你呀,盯上餃子館了。”
張宇嘿嘿笑,說:“不是盯上了,是真想做。”
接著張宇把呼市目前的餐飲情況說了一下。
“呼市的餐飲市場前景廣闊,燕子去了,情況應該很清楚。現在大體上是三分天下,第一是本地餐飲,包括蒙餐和涮肉,還有本地菜。小肥羊和西貝都知道吧,是本地餐飲的代表。尤其是西貝,發展的非常好,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店。
涮肉是呼市的特色,羊肉好,全國第一。除了小肥羊之外最有名的是三千浦,三千浦雖然是本地有名的火鍋,但老板是咱們東北的,說起來還是你們本省人,做得非常好,現在已經四十多家店了。”
張宇說的三千浦火鍋是呼市明星餐飲,老板姓李,鞍山人。去呼市二十年,如今是和西貝老板賈國龍一樣的大哥級人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嘴山市|
万安县|
北川|
米林县|
兖州市|
张家界市|
东光县|
吉木乃县|
昌乐县|
金沙县|
肃宁县|
谷城县|
福州市|
阿图什市|
龙门县|
文成县|
普安县|
白山市|
股票|
鹰潭市|
瓮安县|
成武县|
塘沽区|
榆树市|
德令哈市|
镇江市|
武安市|
昌吉市|
大荔县|
吉林省|
潮安县|
九龙城区|
永年县|
通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临沂市|
伽师县|
贺兰县|
博客|
南投市|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