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艷華、燕子倆人打定主意要把旁邊的鄉土人情兌下來,現在到了談判的最后階段。 鄉土人情和房東簽的是五年合同,經營了三年,還有兩年。每年房租二十六萬,老板在裝修時投入五十萬,準備三十萬往外兌。 里面的桌椅板凳和廚房設備雖然八成新,但絕對不值三十萬,所以艷華和燕子不打算給那些錢。但老板咬得很緊,也是看出艷華她倆確實想兌的心思,準備賺一把。 于是談判陷入了僵局。 到七月底就要交下一年的房租,如果交不上房東就要把房子收回,所以說鄉土人情的老板也是騎虎難下。 繼續經營不賺錢,低價出兌又心不甘。 有上兩次兌店的經驗,這時候艷華和燕子倒不著急起來。 當然,也有想做飯店的老板過去和鄉土人情的老板談,但是都對三十萬的轉讓費和二十六萬的房租打怵,同時也對挨著的阿巧餃子館犯合計——挨著這家生意火爆的飯店咋做呢?做什么呢? 這條街中餐有,火鍋有,烤肉有,川湘菜館有,餃子就別省思了,誰能干過阿巧? 要是不做餐飲干別的,沒必要租這么大的店面。 不好往外兌。 到了八月份,房東開始催促交房租,鄉土人情的老板有些架不住勁兒了。 這時候老譚從家回來,身體恢復的他神采熠熠,以飽滿的狀態投入到談判之中,最終以十二萬的價格把店拿下。 店面兌下來之后,又和房東進行談判,把租賃期延長至十五年,五年后房租以百分之二十的漲幅上漲,到第十個年頭再按實際情況重新議定。 和房東談妥后在周邊租了個庫房,把店里的桌椅板凳和廚房設備全部搬進去,整個店面成了空房子,開始找原先的裝修公司重新設計。 鄉土人情和餃子館本就連在一起,中間是道間壁墻。現在兩家成了一家,總面積九百平,一個很大的店面。 這回設計要有四百平的營業店面,一個小型的中央廚房,還要有辦公區域,庫房。 這些對老譚來說有難度,但對專業的裝修設計人員來說不是問題,人家經過實際考察、測量之后,回去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就把效果圖拿出來了。 效果圖讓老譚、艷華、燕子很滿意。 在外觀上保留了阿巧餃子館的原來風格,看上去是擴大的餃子館,沒有過度的高端大氣,還是和以前一樣接地氣,平易近人。 整個一樓前半部分是散臺,后半部分是明檔廚房、小型中央廚房和庫房。二樓的前半部分是包房,后半部分是辦公區和會議室、培訓室。 整個設計簡潔明朗,布局合理,結構緊湊,又不顯得擁擠。 這樣的一家飯店裝修完之后,將會是北三臺子僅次于關東人家的存在。 確定好效果圖之后,八月十五號,餃子館老店停業,開始裝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