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章 來到內蒙-《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


    第(2/3)頁

    袁姐說:“公司有專門裝修的,他們負責。”

    “準備多長時間完事?”老譚問。

    “十月中旬在跑馬場開那達慕,九月底必須開業。”袁姐說。

    老譚想了想說:“三個月時間也夠,就看工程隊進度啥樣了,公司內部的難說,他們都按著正常點上下班,不像個人的為了賺錢加班加點。”

    袁姐說:“這沒事,要是耽誤事我找大領導去。”

    老譚說:“行,我先做下預算。”

    “預算可以多做出點兒,別到時候錢不夠半道要錢,麻煩。譚老弟,你住三樓,已經收拾出一個房間了,我也住三樓。”

    “好。”

    老譚在這里住了下來,開始做整體預算。

    先說一下住的環境,條件不錯,單獨一個房間,有獨立衛生間和一個辦公桌,電腦也配上了。吃飯在園區食堂,跟辦公室人員一起吃。

    美中不足的是這里太偏僻,離甘旗卡街里有兩公里,前面除了國道啥也沒有。左右兩邊離得最近的村子也在六里地開外。

    既偏僻又肅靜,整個三樓只住三個人,他、袁姐,還有一個食堂的服務員。晚上過了六點園區下班,除了大門口保安室有個打更的外一個人都沒有,整個園區陷入一片死寂。

    說實話比農村還農村,農村到了晚上家家掌燈有著煙火氣息,這里根本沒有,還時不時的從四周的大野地里傳來幾聲夜貓子的叫聲,聽著滲人。

    第一天剛來,老譚啥也沒做,吃過晚飯后給林燕打個電話報了平安,在園區外溜達一會兒,袁姐沒在三樓住,說是公司內有幾個同事聚會,去街里了。食堂服務員三十多歲,庫倫旗過來的,老公是個小包工頭,在街里承包了一個小區的綠化,她經人介紹過來的。

    她跟老譚說園區這以前是個墳場,兩年前建的時候政府動員老百姓遷墳,給了不少補償款,最少的都五千元。老譚有點奇怪,有最少的就有最多的,這墳還分三六九等咋地?服務員笑了,說有的是祖墳,好幾代都在這里,自然多些,有的是單獨一個,就少些。還有很多無主的,把人骨頭挖出來裝進小箱,統一找了陰陽先生安排,集中埋在園區后面的野地了。

    老譚心說這地方倒是陰氣重些,就看金星銅業的陽氣旺不旺了。

    花了三天時間做完整體預算,袁姐拿著到廠內找領導匯報。

    老譚沒啥事,溜達著到街里轉轉。

    來到最繁華的大街,有兩個大型商場,四家比較大的飯店,其中一家是內蒙地區的連鎖企業,叫浩翔餐飲,看規模應該是街里最大的,有三千平,帶客房。

    商場和大城市沒啥兩樣,唯一不同的是語言,這里蒙族人多,大部分都說蒙語,尤其是賣貨的服務員,不但說蒙語,還穿著蒙族服裝,吸人眼球。

    在這里漢族人和蒙族人很好區分,看著臉色發黃,臉蛋上帶著幾根血絲的幾乎都是蒙族人,臉白的大部分是漢族人。

    過了商場往前走是個轉盤廣場,轉圈的長條凳上做了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安靜的享受著陽光的撫摸。年輕人少些,一些孩子撒歡的跑著,不是傳來爺爺奶奶的喊聲。

    廣場西側一個比較大的特產店很打眼兒,門口擺著一個馬鞍子和一把馬頭琴,老譚覺著新奇,走了過去。在門口看了幾眼馬鞍子,店門從里面推開,出來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用不太流利的漢語招呼老譚,意思是想買啥進店里看,里面的東西全。

    進到店里,里面的東西很多,有馬鞍子、馬鞭、馬籠頭、馬籠頭配飾,還有各式各樣的馬頭琴,蒙古刀。

    蒙古刀做的很精致,不大,都帶著刀鞘,拿在手里手感很好。老譚想買一把,一省思上火車過安檢的時候可能不讓帶,作罷了。

    挨著蒙古刀是各式各樣的煙袋鍋,大部分是銅的,也有玉的。煙袋桿都非常漂亮,上面配著銀飾。老譚拿起一個帶著銀飾的棗木桿銅煙袋問多少錢,老板說一千四,嚇老譚一跳,趕緊放下。

    柜臺上有用牛角骨做的梳子,看著挺好,梳子邊擺著牛骨刮痧板,老譚一樣選了一個,花了三十塊錢,然后從店里出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平阴县| 扶风县| 湖南省| 定襄县| 合阳县| 铅山县| 湖南省| 苏尼特右旗| 忻州市| 张家港市| 巢湖市| 通江县| 彩票| 芦溪县| 营口市| 宾阳县| 天祝| 丹棱县| 武冈市| 东山县| 公主岭市| 大丰市| 巩留县| 通山县| 中宁县| 海丰县| 普洱| 临邑县| 金堂县| 通化县| 容城县| 天台县| 呼玛县| 沐川县| 新乡县| 丹阳市| 西安市| 长沙县| 太仓市|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