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有點亂-《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
第(2/3)頁
小飯店好些,比如夫妻店,自己是老板,不用誰管誰。
但夫妻店管理不好也不掙錢,菜品質量上不去一樣沒客人。不是說老板親自炒菜、老板娘親自服務就能賺錢,關注點不同,贏利點就不同。老板的關注點如果在利潤上,忽略菜品質量,自然不會賺錢。老板的關注點在菜品質量和客人滿意度上,自然能賺錢。
小飯店如此,大飯店更是如此。
菜品管理永遠是廚房管理的第一位,其他管理都是為菜品服務的。
企業只有銷售是利潤,其余的全是成本。
把菜品管理好,銷售出去飯店才能賺錢。
當然,別的管理也很重要,只管理好菜品是不行的。沒有行政管理,人員就安排不到位;人員管理不到位,效率就上不去;標準管理不到位,質量就上不去;原材料管理不到位,偷摸滲漏的太多,利潤上不去------
管理很重要,是門學問,也是個技巧,不是跟人家學兩天就學會的,得身臨現場實際操作才行。
什么都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是管理大忌。
飯店老板需要懂得舍得。佛家說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人才的競爭,然后是文化的競爭。沒有人才哪有制度?沒有制度哪有文化?把人才砍掉了,制度也就沒了,企業文化上哪整去?
飯店大了,沒有自己的文化,自然沒有競爭能力,被淘汰也是正常的。
如果所雇用的管理人員是個人才,說什么也要留住,這個投資只賺不賠,他能夠給企業創造利潤。很多老板都看不出這點,尤其是餐飲業,對人才不太重視,覺著找一個有管理能力人管理一段時間,把飯店扶上正軌,以后就沒啥事了。然后把這個管理人員辭掉,自己就能管理。往往結果事與愿違,用不了多長時間又回到以前混亂狀態。
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人一個打法,接手人和前任管理者在管理上并不一樣,表面上是按著前任留下來的管理模式執行,但心里并不理解和認可,管著管著又回到自己的模式上來,開始按著自己的模式管理。
每個人的敬業程度不一樣,管理的初級階段是以身作則,做不到這點很難把好的管理模式堅持下去。
我們不能說王剛的管理能力不行,老譚在的時候他既佩服又有著不服。佩服老譚的管理能力和敬業精神,以及嚴謹度。他覺著自己的失敗在于不那么敬業,不總在廚房待著和不嚴謹,人情味太濃,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怕自己,所以顯得混亂。
現在老譚把流程做好了,什么都有了標準,自己只要按著執行就行了,不會有啥大事。這是他的想法,可現實情況不這樣。
所有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與標準,菜品流程與標準都是老譚制定的,他制定的自然知道咋執行,咋執行才能到位。并且老譚時刻不離開廚房,現場管理,檢查到位,獎罰分明,員工既怕他又恨他,大部分尊敬他,所以他在的時候什么都執行到位,菜品質量穩定,出菜速度快,客訴低,生意穩步上漲。
王剛也在執行這些管理,他認為老譚已經把員工訓練得差不多了,他不管員工也能按著老譚留下來的流程操作,做到標準。這是他的想法,員工卻不這么想。員工想的是老譚不在了,那么老譚制定的那些條條框框、流程標準也都作廢了,不按著執行也行。現在是王剛管理,自然就恢復到王剛管理的時代。
于是,遲到的遲到,偷吃的偷吃,違反紀律的違反紀律,脫崗串崗的脫崗串崗,反正沒人管,即使被王剛抓到了頂多罵兩句,也沒啥大事,下不了崗,也就這樣了。加上王剛總不在廚房,李旭不咋管,一個星期時間廚房有回到了原來樣子。
好在三個團隊還沒散,大伙兒還有點熱乎氣。這主要歸功于前臺管理人員沒撤,如果張麗、李爽、周曉梅走了,整個飯店也就回到了解放前。
這是徐總用人的失敗,總在學習班學習,到現在也沒整明白舍得倆字真正含義。有點急功近利,同時也是目光短淺。
格局沒打開,思想還沒上升到一定高度,飯店生意下滑是正常現象,只是還沒察覺罷了。
迎賓臺,周曉梅正在登記包房預定信息。
美女這兩天有些鬧心。老譚走了之后她就想走,在某種意義上講老譚畢竟是她的小叔,自己還是老譚帶出來的,俗話說老大都走了做小弟的還在這干著啥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拉萨市|
宜昌市|
芮城县|
海盐县|
石屏县|
罗平县|
法库县|
乐山市|
阿勒泰市|
阳西县|
延寿县|
蕲春县|
青田县|
建始县|
田阳县|
镇沅|
将乐县|
灌云县|
五常市|
安宁市|
屏山县|
老河口市|
铜鼓县|
探索|
姚安县|
文昌市|
阳信县|
钟祥市|
酒泉市|
宜阳县|
高雄市|
永康市|
和静县|
高青县|
德保县|
淅川县|
化德县|
海伦市|
西贡区|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