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年長男修倒是不意外,哂道:“你有所不知,這樊家近年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其祖上,倒是有些來歷。” “百年前的論丹大典上,魔門來襲,當時有名樊姓散修,從境外而來,通過了六品煉丹師的考核。” “其在郡試之中,頗為出彩,然而前往帝都之后,卻在考核之中,為了掩護一名皇朝本土出身的少年煉丹師,死于魔修毒手。” “這樊橘頌,以及她父親樊德昌,都是那丹師的后人。” “當時皇朝為了安撫人心,撥下極為豐厚的撫恤。” “而受其庇護才幸免于難的那名少年煉丹師,后來殺入‘小自在天’,一度在皇朝丹道大放異彩。” “其對樊氏后人,自然也有所表示。” “數十年前,那少年煉丹師因故辭世,由于膝下無所出,甚至將家產全部留給了救命恩人的子嗣……” “而且,那樊姓煉丹師雖然是從境外而來,但有著六品煉丹師的實力,多年下來,身家也十分豐厚。” “遺物之中,丹爐靈火,天材地寶,都不在少數。” “這也是他的后人會定居我朝,不敢離開的緣故。畢竟,如此身家,除卻我朝之外,去了其他地方,只怕都會招來懷璧之罪。” “所以,別看這樊家人丁單薄,本地一些修真世家,財力也未必比得上他們。” “樊橘頌乃是獨女,樊家積攢的眾多資源,自然全部傾注在她身上。” “故此,底蘊格外深厚,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年長女修若有所思:“這么說來,這父女倆,定居我朝也不是一天兩天,為何這樊橘頌,未曾進入書院,而是以散修身份報名?” “畢竟,境外修士,定居我朝,相當一部分,都是為了我朝的書院。” 琉婪皇朝對治下修士的栽培,跟其他地方都不同。 他們采取的方式,與對凡人文武的教導,一般無二。 乃是書院制度。 治下廣設書院,所有境內出生的孩童,自幼就會被書院收錄栽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