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2006年最后一場曼市德比落下帷幕的時候,球場記分牌上刺眼的6:0讓曼城的球迷早早退場,而比賽結束之后,曼城的球員都恨不得瞬間消失在球場上。 6:0的比分創造了曼市德比125年歷史上的最大分差,曼城隊連底褲都輸掉了。 80年前的1926年,曼城在老特拉福德6:1擊敗曼聯,創造了兩隊歷史交鋒的最大分差,這也是讓曼聯上下引以為恥的記錄。 如今,曼聯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之后,才算是報了一箭之仇,把同城死敵釘在恥辱柱上。 這場大勝讓曼聯的球迷歡欣鼓舞,他們在看臺上載歌載舞,甚至還向正在退場的曼城球迷挑釁,還好警察嚴陣以待,隔開了雙方球迷的接觸,這才避免了沖突事件。 ………… 比賽結束之后第一時間,顧飛就找上了孫繼海,和他交換球衣,這也是顧飛向孫繼海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 顧飛參加英超的比賽以來,也就對陣利物浦、切爾西的時候,分別主動和杰拉德和老蘭帕德交換球衣,其余的比賽,都是其他球員找他交換球衣。 前世的顧飛是一個忠實球迷,對于在海外征戰,打出華夏球員精氣神的孫繼海,還是極為欽佩的。 如今有機會和孫繼海同場競技,不交換一下球衣,豈不是一大遺憾? “晚宴記得帶上嫂子和小朋友一起過來!”擁抱孫繼海的時候,顧飛再次向他發出了邀請。 明天的晚宴,除了是歡迎丁和木父子之外,也是顧飛來到英格蘭之后的第一個宴會,也算是他在曼徹斯特上流社會的一次亮相,哪怕所有人都知道顧飛已經在英格蘭站穩了腳跟! “放心,一定到!”孫繼海用華夏語回答,他雖然心里很開心,但是得強忍著不露出笑容。 畢竟,球隊輸得這么慘,再笑出來就沒有職業道德了! 顧飛和孫繼海交換球衣的畫面被現場記者和攝像頭紀錄下來,這也是華夏足球的歷史性時刻。隨著孫繼海的受傷和狀態下滑以及曼城不斷加大投入,孫繼海在曼城的日子不會太長了。 1977年出生的孫繼海已經年近三十,受過大傷以及華夏人的體質特征,讓他已經不復當年之勇,逐漸無法承受英超高強度的比賽。 本場比賽,擔任曼城左后衛的孫繼海被小小羅和顧飛聯手突擊,心理陰影面積無限擴大,若不是他精神屬性夠強,根本堅持不到終場。 曼城主教練看著自己的防線被曼聯的前場攻擊群打成篩子,也是無計可施,因為他手頭上就那么點人,換上替補恐怕狀況更加糟糕。 或許,這將會是孫繼海參加的最后一場曼市德比,他和顧飛的正面交鋒或許就會停留在這一刻! 將顧飛的10號球衣掛在披在肩上,孫繼??粗诤完犛严蚯蛎詰c祝勝利的顧飛,孫繼海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雖然自己今天踢得很狼狽,哪怕是竭盡全力都無法阻止顧飛和小小羅的輪番突擊,對球隊的兩個丟球負有直接責任,但是孫繼海覺得心里很開心。 顧飛的崛起,意味著孫繼海不用繼續背負華夏留洋球員的大旗,在英超苦苦支撐。他完全可以自由轉會一家次級聯賽的球隊,既可以保持狀態,又能掙到錢。 職業足球運動員吃的都是青春飯,掙的都是辛苦錢,再加上華夏足球環境一般,足球運動員的商務開發狀況并不是很好,孫繼海也得為自己的妻兒做打算才行。 ………… 和孫繼海交換球衣,顧飛跟著隊友們來到看臺前,向在整場比賽中給予球隊巨大支持的球迷們致謝。這也是老特拉福德球場的一個傳統,球員們在比賽結束之后都會向球迷致謝,以感謝他們的不離不棄。 相比之下,華夏足球的職業化并沒有進行得很徹底,許多球員的職業精神不足,對自身的定位很不準確,并沒有意識到球迷才是球隊的根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