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八分之一決賽的最后一場比賽,阿加西對陣費德勒,在原本的時空,被媒體炒作為‘新舊球王’的權杖交接儀式,只不過現在卻被描述得相當悲壯。 2005年以來缺席大量比賽的阿加西世界排名已經滑落到200名開外,這一次還是憑借著邁阿密大師賽發放的外卡,才得以參賽。 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項大滿貫在手的費德勒遠不如歷史中7座大滿貫的輝煌,緊鎖的眉頭表明了一切。 這場比賽只能說是日薄西山的老球王對陣遲遲無法登基的球王接班人,相互慰藉罷了。 比賽開始之后,阿加西展現出良好的競技狀態,他的底線、跑動以及戰術運營,都可圈可點。 費德勒作為如今的世界二號種子選手,無論是技術、經驗還是身體素質,都已經達到了個人巔峰,除了面對顧飛處處制肘之外,其他的選手并不是他的對手。 在歷史上,2004—2008年,是費德勒的巔峰時期,他超過一半的大滿貫和大師賽冠軍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創造的。 哪怕在這個時空,費德勒被顧飛死死壓制,星光略微暗淡,但是應對其他的選手,卻依舊游刃有余。 兩個6:3,費德勒干脆利落地擊敗阿加西,贏得了這場失去了本來面目的‘球王接班戰’,挺進八強。 ………… 進入八強之后,比賽節奏陡然加快,顧飛和費德勒各自擊敗對手,闖入最終的決賽。 媒體和粉絲們都記不住這是兩個人第幾次在決賽中上演對決,甚至有了一些審美疲勞。 不過,這就是國際網壇的現狀,顧飛和費德勒高出其他選手一大截的綜合實力,只要費德勒的狀態不出問題,肯定是他出現在決賽中,輸給顧飛! “男子網球,就是一項其他選手竭盡全力闖進決賽,然后輸給顧飛的運動!” 這個說法如今在國際媒體上頗為流行,并且通過互聯網傳遍了全世界,最初的提法早已經模糊不清,但是如今卻已經深入人心。 在這一次的邁阿密大師賽中也不例外,費德勒雖然拼盡全力,卻依舊無法阻擋顧飛的衛冕,三盤的比分極為接近,贏得冠軍的還是顧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