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邁阿密(miami)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第二大城市,位于佛羅里達半島比斯坎灣。邁阿密還是南佛羅里達州都市圈中最大的城市,這個都市圈由邁阿密-戴德縣、布勞沃德縣和棕櫚灘縣組成,人口超過559萬人,是美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城市之一,美國東南部最大的都市圈,也是全美第四大都市圈。 邁阿密是國際性的大都市,在金融、商業、媒體、娛樂、藝術和國際貿易等方面擁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許多公司、銀行和電視臺的總部所在。邁阿密也是文化的大熔爐,受龐大的拉丁美洲族群和加勒比海島國居民的影響很大,與北美洲、南美洲、中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在文化和語言上關系密切,因此有時還被稱為“美洲的首都”。 邁阿密過去曾經被稱為“上帝的等待室”〈god's waiting room〉。如果你問起沒去過邁阿密的人對這個城市的印像時,他們會告訴你這是一個充滿了退休公寓及游泳池的模糊城市。因為此地氣候溫暖,是美國退休人士最愛居住的城市之一,所以就被戲稱為等候上帝招喚的等待室。 對于許多沒有來過邁阿密的外地人來說,他們對邁阿密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熱情似火的邁阿密沙灘以及和古巴近在咫尺的地理位置! 在許多新聞報道中,nba球星在結束整個賽季的比賽后,他們的身影往往出現在邁阿密沙灘上,享受愉快假期的陽光、沙灘和美女。 在美利堅,在棕櫚灘縣擁有一套別墅是富豪的門檻之一,這里也是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 ………… ‘飛嵐號’在邁阿密上空盤旋的時候,陽光、沙灘、棕櫚樹和海邊如同螞蟻一般的人兒,構成了這座城市最基本的元素。 至于其他的建筑,根本沒有給顧飛留下深刻的印象。 邁阿密大師賽最初創辦于1985年,由前網球運動員布奇赫爾茲創立。他的最初目標是創辦一個比賽作為賽季開始后的第一項重要賽事(當時的澳網是在12月份進行),將它稱之為“冬季的溫布爾頓”。它接觸了atp和wta并達成協議,用球票與電視轉播收入作為獎金的來源。 1985年首次比賽選擇二月的福羅里達州德拉海灘舉行,布奇赫爾茲請來了溫網裁判阿蘭·米爾斯作為裁判長,并邀請20世紀20年代知名的網球服裝設計師特德·廷林進行策劃。比賽180萬獎金也僅次于當時的溫網與美網,因此比賽吸引了大量頂尖選手前來參賽。 1986年,比賽遷往了西博卡進行,在比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比賽遷往了邁阿密的比斯坎灣進行,克萊登公園網球中心被確定為邁阿密大師賽的比賽場地。 在1994年,價值2000萬美元的新球場正式開放,1997年,克蘭登公園球場也被《網球雜志》評為世界上最好的網球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