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數(shù)的漢軍冒煙突火,往城墻邊涌了過來。 守在城頭的靖北軍看著距離城墻越來越近的清兵,紛紛點燃了架設(shè)在城墻上的小型虎蹲炮。 鋼鋒營的火銃兵也不示弱,不停輪流往墻頭下射擊。 無數(shù)的炮子在城墻下形成了一道死亡的屏障。 正藍旗漢軍雖然都是身著雙甲的勇悍之士,但是在如此密集的炮子下,依然被打的攻勢為之一滯。 被炮子擊中的漢奸軍,棉甲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彈孔,黑一塊,紅一塊,好不滲人。 那些臉上中彈的漢軍旗,卻是頓時倒地,他們甚至還沒來得及掙扎,就被跟上來的漢軍們踩踏而死。 李率泰今年三十了,也算是久經(jīng)沙場了,很快就計算出城內(nèi)守軍火炮的發(fā)射間隙,趁著城上明軍裝換炮子的瞬間,督促著麾下的士卒往前強攻。 “準備滾木擂石和金汁,東虜快到城下了。” 李興之,臉色凝重地看著越來越近的清軍,繼續(xù)下達著軍令。 城頭助戰(zhàn)的青壯們收到命令后躲在墻垛后面,不停地將滾木和擂石從垛口往城下丟去。 城墻下面矢木石齊飛,不時有正藍旗漢軍被擊中倒地,然后被跟上來的漢軍旗淹沒。 跟隨李率泰伐明的漢軍本來就是李永芳在鐵嶺的老卒,戰(zhàn)斗力極為強悍,并非普通新附漢軍可比。 他們根本不顧死傷,在剛阿泰和李國棟的指揮下,將一架架云梯往城墻上抵了上去,然后就頂著盾往城頭爬去。 城墻上的靖北軍也是毫不慌張,不停地用叉桿死死地把云梯往外頂,助戰(zhàn)的青壯則將一鍋鍋滾燙的金汁沿著云梯倒將下去。 哪怕是漢軍旗俱是身著雙甲的重步兵,被滾燙的金汁燙到,也是被燙的鬼哭狼嚎,不斷滾落城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