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對徐達的上榜有疑問?” “這應該也是正常的。” 清朝的漢人聚集在一起,討論著這個話題。 其中,一個說書先生道: “其實,對于徐達的上榜,有爭議也是正常的,畢竟華夏十大名帥,名額實在太少。” “那么我就來細數一下可能會比徐達厲害或者伯仲之間的幾個牛人。” 這說書先生喝了一口水,拉動了觀眾的氣氛。 其他吃瓜群眾默默等待。 說書先生又道: “名帥,不管哪方面,肯定是沒有毛病的。” “最重要的,就是對統一大業或王朝中興起到關鍵作用。” “首先是武安君白起,為秦國基本上掃清了障礙,一人之力干掉一百多萬六國戰士,秦朝后來能如此強大,和他脫不了干系。” “其次是兵仙韓信,很多人心中名副其實的華夏歷史第一將,各種奇特的謀略讓人瞠目結舌。” “然后是大唐軍神李靖,不僅平定內亂又掃清外患,并且有兵法傳世。” “大唐郭子儀,力挽狂瀾,拯救大唐,不過有一點比較吃虧的就是論起實際戰績貌似比不上同時代的李光弼,不過作為標志性人物,還是比李光弼代表性要高的。” “這對外戰績輝煌嘛。” “衛青、霍去病,漢朝雙壁,擊垮巔峰匈奴,從此后躍馬龍城,封狼居胥成為對外戰爭中將領的最高榮譽。” “霍去病戰績比衛青輝煌,不過巔峰太短,而且比較激進,戰略上也不如衛青,沒有大的建樹。” “岳飛,南宋中興四將之首,要是遇見明主,恢復中原的話,可以爭奪第一的寶座,不過歷史沒有如果。” “即便如此,岳飛憑借中原地區對金作戰的幾次輝煌的戰績,也足以入選了。” “戚繼光,練兵和用兵摸到近代門檻,對陣倭寇達到了驚人的低戰損比。” “不足時是沒有對陣比較牛的將領,且指揮的戰役規模都不大。” “還有不能落下特殊貢獻這一條。” “孫武,兵圣,華夏軍事史上的一大人物,即使其他方面一般,但對他的孫子兵法來說,現實意義巨大,作為開創者也應該放進來。” “吳起,兵家亞圣,吳起平生七十多戰無一敗績,在魯國擊敗齊國,在魏國訓練處魏武卒,長期壓制秦國,在楚國時其他國家也不敢與楚國爭雄,種種戰績和他的戰術思想,也讓他在華夏十大名帥中穩居其一。” “項羽,論勇武華夏歷史第一,巨鹿之戰、彭城之戰都是正面硬剛,擊敗數十倍的敵人,哦,不好意思,這里評的是華夏十大名帥,項羽顯然不是,但第一猛將毋庸置疑。” “另外還有秦朝的王翦、隋朝的楊素、唐朝的李光弼等我感覺也可以爭一下,這么算下來的話,前十蠻懸的,前十五應該還是有的,畢竟是漢人時隔四百年第一次光復北平,再次完成大一統,意義重大。” “不過在我看來,阻止徐達成為華夏前十的名帥,有兩個原因,一是曾被王保保擊敗過,而且沒有能夠完成復仇,二是克復北平,完成大一統的主要功勞要歸于朱元璋。”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猜想。” “仙人讓徐達上榜,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說書人話音落下,頓時引起了熱烈的掌聲。 不為其他,只因為他們很是贊同這說書人的觀點。 華夏軍事史上,出名的帥才太多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