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具體情況究竟如何,咱老朱不知道,但咱更傾向于韓信是詐敗。” “回顧韓信一生的用兵風格,這種操作很符合韓信一貫的風格。” “而且,垓下之戰的最終結局,項羽還是最終兵敗身亡了。” “所以,韓信的用兵之道一點都沒問題。” 朱元璋猜測韓信這是故意的。 為的就是示弱,然后全殲項羽大軍啊。 這般心性,實在太過可怕。 朱元璋看著天空,瞇了瞇眼,又笑道: “韓信軍事才能的確出眾,但是,政治方面能力低下,這就真的沒辦法了。” “中后期,想當齊王而逼劉邦封王,后期猶猶豫豫想反又早已錯失機會,最后落得死于婦人之手。” “打仗他是神,用兵之道如同兵仙,碾壓同時代所有人。” “但是玩政治……估計連劉邦的一根手指都都不如啊。” “呵呵……劉邦殺了韓信后,手底下沒多少能用的人,然后大敗給匈奴,差點被匈奴大軍所殺,不知道他劉邦被困白登城的時候,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會不會后悔當初把韓信殺了呢?” “若是韓信沒死,劉邦對陣匈奴,還會不會像當時那樣慘敗呢?” ………… “秦漢時期,名將輩出啊。” 李世民感慨道: “先有殺神白起,威震天下,然后有大將蒙恬,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又有韓信這種人物。” “若是始皇帝看到這個視頻,會不會去尋找韓信?” “若是韓信被始皇帝找到,并且加之重用,那種場面,朕都不敢想。” “如果王翦年輕一些,韓信出生靠前一些,始皇帝手底下就有王翦、蒙恬、韓信三員帝國之才,但那個時候,嬴政豈不是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朕甚是羨慕啊。” 說完,李二眼中透露著羨慕的神色。 身旁的長孫皇后看不下去了。 “陛下,你還用得著羨慕?” “秦漢時期名將輩出,這倒是不假,但是我們隋唐時期,就差了嗎?” 長孫皇后想了想,補充道:“先不說別人,就說說陛下你,手底下有哪些人?” “李靖、秦瓊、尉遲恭等等。” “他們哪一個差。” “我大唐,同樣名將輩出,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官,本宮都覺得,不會比任何一個朝代差。” “這倒也是,觀音俾說的對。” ………… 大明。 朱棣羨慕死了。 他是真的羨慕。 嬴政手底下有蒙恬等人。 劉邦手底下韓信等人。 劉徹手底下有衛青、霍去病等人。 李世民手底下有李靖、秦瓊等人。 包括他父皇朱元璋,手底下有常遇春、徐達等等。 可他呢? 他朱棣手里有什么底牌。 永樂年間,最會打仗的人,好像就是他朱棣本人了吧。 媽的,這叫什么事。 “感情別的帝王都有將星相助,就我朱棣不一樣是吧?” “韓信若是能在朕的手下,朕有自信,大明的疆域,肯定會比現在更大。” “至于對韓信的處置,他建功立業,朕自然會優待他。” “但是,如果他有反心,或者太飄了,朕自然不會放任他不管。” 朱棣搖了搖頭。 雖然他不喜歡劉邦,也不贊同劉邦的做法。 但是身為皇帝,也有著自己的無奈。 若是韓信會危及自己的統治,哪怕背負昏君和殘害忠良的罵名,他也不會讓對方活著。 這就是皇權。 至高無上,無人可以挑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