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上,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如果一個帝王可以得到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的話,就無論是治理天下,還是攻打敵對勢力,都有絕對的底氣。 有能力的人,可以幫帝王治理國家,可以在有些問題上為皇帝解憂。 所以很多帝王,都非常看重自己身邊有能力的人。 韓信年少的時候家境非常貧寒,但這一點并不影響他的宏圖大志,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說的就是韓信這種人。 人窮志不窮。 窮不可怕,沒有了志向才可怕。 韓信家境貧寒到什么地步呢? 韓信的母親去世了,他都沒有財力去進行安葬,但是韓信依然努力找了一座高地,讓自己的母親墓旁可以容納萬戶人家。 因為他覺得自己將來一定能夠成為萬戶侯,可見他的志向確實足夠宏遠,但這給他帶來了麻煩。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一個鄰居家里窮得揭不開鍋,還每天不干正事到處晃蕩,挎著一把劍說自己要當首富,你的第一反應也不會覺得他是天才,而是覺得他癡人說夢很討嫌。 當年的韓信就是這樣被自己的鄉親鄰居們嫌棄的,所以他在家鄉淮陰也沒有混多久,實在是沒臉混下去了。 公元前二百零九年,陳勝吳廣發動了大澤鄉起義,天下群起響應,楚國的舊貴族項梁也發兵起義,多次打敗秦朝軍隊,攻占了不少地方。 路過淮陰時,韓信直接就跟著項梁的軍隊走了,只是他一進去就是小兵,一直沒有混出頭,等到項梁戰死以后,就又跟著項梁的侄子項羽干活。 項羽見到韓信身材高大,就讓他擔任“執戟郎中”,也就是在將軍營帳外拿著高大的武器嚇唬人,以此襯托出將軍威儀的那種士兵。 韓信可是想要成為萬戶侯的男人,一直在營帳外守門自然不是他的追求。 于是他找機會跟項羽好好談了幾次,談自己對天下大勢的見解,談如何在天下爭霸中獲勝,意思只有一個。 項羽,如果你重用我韓信,我韓信會盡力抒發自己的才能,你大概率能獲得天下。 項羽倒也認真聽完了他的話,只是聽完以后并不在意。 畢竟有夢想的年輕人很多,但能力可以與夢想匹配的年輕人卻并不多,至少他沒有從這個門衛身上看出來。 也就是說,項羽根本沒有相信韓信的話,只覺得他在說大話。 所以韓信在項羽麾下,始終擔任著一個默默無聞門衛的角色,在爭取了幾次機會但卻失敗以后,韓信終于發現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在項羽麾下再怎么熬下去,他都沒有出頭之日。 韓信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就必須得轉投他人。 于是韓信想了很久,終于找機會投了項羽的頭號競爭對手劉邦的麾下。 不過由于韓信的履歷并不怎么出色,所以哪怕是到了劉邦的漢軍之中,他依然得從小兵做起,并且還不知道怎么著就獲了罪,同隊的十四個人都要被處死。 處死士兵是一件大事,需要有高級將領前來監刑,這次監刑的是滕公夏侯嬰,在其他十三人都已經被殺后,即將被殺的韓信依然沒有表露出半點緊張,而是非常鎮定地問了夏侯嬰一句話:“漢王不想獲得天下了嗎?為何要殺掉我這樣的壯士呢?” 夏侯嬰望著這個下一秒就有可能死亡,卻依然鎮定如常的年輕士兵,心中開始感到驚奇。 于是他上前問了幾句話,然后就免掉了韓信的罪責并將他推薦給了劉邦。 至于夏侯嬰問韓信的具體問題是什么,這并不重要,不外乎是你憑什么覺得自己是壯士,如何幫助漢王奪取天下之類的話。 不管夏侯嬰問的是什么問題,反正最終的結果是韓信確實打動了他,由此韓信也有了接近劉邦并且表現自己的機會,只是劉邦在看到韓信以后,并沒有發現他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但是為了給老部下夏侯嬰面子,還是象征性地將韓信提拔了一下,讓韓信當了一個管理糧食的小官。 這樣一來,韓信的頭頭就變成了劉邦的手下蕭何。 蕭何這個人很厲害,劉邦后來在評選功臣們誰的功勞最大時,就一錘定音地說蕭何的功勞最大,而且其他人也沒有不服氣的。 蕭何的厲害主要表現在兩個部分,一個是民政后勤,在楚漢戰爭中為漢軍提供了及時有力的后勤保障,將大后方治理得非常好。 一個是非常強大的識人能力,韓信、曹參都是由他推薦的。 而從另外一件小事中,還可以看出他的軍事謀劃能力也很不錯,只是基本不怎么用而已,那就是給呂后獻計誘殺韓信。 當然在蕭何初次見到韓信的時候,他還不需要動用那甚少用到的軍事謀劃能力,而是只需要用到識人能力。 韓信多次主動向蕭何發起交流,然后就成功地被蕭何認定是一個人才,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向劉邦推薦并重用。 就在蕭何等待著機會向劉邦推薦韓信的時候,不知內情的韓信開始坐不住了。 這也很可以理解,畢竟他推薦自己的方法一直沒有太多改變,就是主動交流而已,但不管是在項羽面前,還是在劉邦面前都已經失敗了, 在多次向蕭何主動推薦自己以后,韓信的職位始終沒有迎來什么變化,韓信就很自然地認為這個事情又失敗了,認為蕭何大概已經向劉邦推薦了自己,但劉邦仍然不想重用,于是開始想要另找出路,籌劃著再次跳槽。 等漢軍走到南鄭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劉邦已經被項羽徹底打壓了下去,整個集團已經完全失去了發展前途,個人再待下去也只是炮灰的下場,于是紛紛開始跑路,韓信一看自己跑路的機會來了,于是渾水摸魚也開始跑。 蕭何得知韓信跑路的消息以后大驚失色,當即就跳上馬去追趕韓信,都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一聲,讓劉邦誤以為蕭何本人都跑路了,可見當時的漢軍內部失敗情緒是何等濃重。 蕭何見到韓信以后大說特說,說只要你回去,我一定會說服漢王重用你的。 韓信一想,如果自己現在跑路,跳槽也不一定能找到賞識自己的伯樂,還不如雪中送炭,在這種情況下幫助劉邦,說不定還能得到重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