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不說李靖聰明呢? 他的潛臺詞就是說你李淵起義就是為了推翻隋朝的暴政,你如果殺了他,就和隋煬帝楊廣沒有兩樣。 你要是留下我,憑我的才能,或許還能助你完成大業。 李靖此舉有點像韓信。 因為當初韓信也說過:“漢王不想得天下了嗎?為什么要在這時候殺壯士?” 看看這歷史驚人的相似度,看來將軍也愛玩套路。 李淵聽了李靖的話,轉念一想,覺得李靖的話也有幾分道理。 此時天下未定,他也正是需要用人之際,留下李靖這小子,一方面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又能籠絡天下人心,為自己留一個寬宏仁愛的美名。 于是,考慮到多方因素,李淵沒有選擇殺李靖,而是下令放了李靖,將他納入麾下。 但這件事后,李淵對李靖一直心存芥蒂,也是李靖郁郁一生的根源。 李靖僥幸躲過了一劫,保住了性命,而且尋得了一個有前途的靠山。 武德元年五月,李淵建立唐朝登基稱帝, 封次子李世民為秦王。 為了平定割據勢力,武德三年,李淵派李靖跟隨著李世民一起去平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李靖不負眾望,在討伐王世充的戰爭中一戰成名,獲得了李淵的嘉獎,授予他軍功和賜予府邸。 而從此刻起,李靖也陰差陽錯的和大唐綁在了一起,和李世民綁在了一起。 李靖的傳奇人生,也從此刻開始。 ………… 大唐皇宮。 唐太宗李世民看著盤點視頻。 回想起從前的事情,不免一笑。 正如視頻中說說的那樣,當年,幾乎所有人都是看好李密的。 包括李靖也是這樣的想法。 誰能想到他和他的父親李淵能奪得天下? “李密此人,手中的力量很強大,而且其下優秀的將領也很多,但是他的眼界太窄。” “他所做的事情太過離譜,一是丟了民心,二是寒了將士的心。” “同比之下,父皇的做法可就好太多了。” 正如李世民所說的那樣。 李密在上瓦崗寨之前是隋朝通緝的要犯,因為他出身關隴貴族的身份,算是楊廣最痛恨的造反者之一。 瓦崗創立者翟讓不懼隋朝官軍的打擊,收留了猶如喪家之犬的李密,并且因為李密超級高的名望,還把瓦崗之主的位置也讓給了李密,可以說,翟讓對李密有大恩。 但是李密做了什么? 他為了樹立在瓦崗軍事集團中的權威將翟讓殺害。 或許兩人在某些事情上有分歧,但無論怎么看,翟讓都不應該死于李密之手,哪怕是假借他人之手干掉翟讓也能稍微堵住紛紛人言。 李密殺翟讓直接導致了瓦崗寨中的裂痕加大了。 或許他的權力的確統一了,但瓦崗的戰斗力卻下降了。 原翟讓的很多部下都會對李密抱有不滿之心,這其中還包括原隋朝將領張須陀的部下,如秦瓊、羅士信等等。 秦瓊、羅士信本來就是被迫投降瓦崗,現在還發現李密的不仁,更加對瓦崗離心離德。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將領都不會為李密出生入死,于是,李密所率領的瓦崗軍只能打順風仗,沒有韌性,經不起失敗。 一直打勝仗還好,大家還能勉強擁護李密,但只要出現敗仗,就無法聚齊人心,這也是后來李密敗給王世充一次之后,就一蹶不振,且部下紛紛投降王世充的原因。 瓦崗寨地處華夏中原腹地,在軍事上是典型的四戰之地,和李密轄地接壤的有李淵、王世充、蕭銑、竇建德、杜伏威等等。 隋末群雄中幾乎所有的實力派都和瓦崗集團直接接壤,稍有不順,就會被四處敵人啃食。 最關鍵的是,李密統領的瓦崗集團雖然聲勢浩大,可在當時真正的實力派眼中,依舊是無根之源。 原因也很簡單,李密沒有占據天下兩個政治、經濟、軍事中心的任何一個,也就是長安和洛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