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羽死之后導致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加快了魏蜀吳三方勢力競爭和矛盾的激化。】 【關羽之死作為三國歷史的一個分界點。】 【自關羽死后,荊州也丟了,對于劉備來說損失是慘重的。】 【兄弟死了,荊州也丟了,劉備豈能不頭痛。】 【關羽之死,這也直接影響了吳蜀聯盟長期合作的戰略方陣。】 【關羽死后,荊州落入孫權之手,荊州在古代戰爭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處于三國之間的中心位置,退可攻、進可守。】 【劉備三顧茅廬時在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中都曾經提到過荊州的重要性,失去了荊州就等于說是失去了作戰先機,出兵攻伐將會處處受制于人。】 【再來看看關羽被斬首之后,荊州丟失,張飛對二哥死去的消息悲痛不已,整天借酒消愁,毒打士兵,結果被自己手下結果了性命。】 【而劉備呢?憤而復仇帶著蜀國精銳去攻打吳國,最后夷陵之戰兵敗,黃忠戰死。】 【人才濟濟的蜀國從此毀于一旦,劉備也病死在白帝城,蜀國五虎上將一下去其三,只剩下馬超和趙云。】 【馬超有駐守漢中的任務還有就是劉備生前對馬超一直處于提防的狀態,所以諸葛亮自然不能重用,唯一剩下的趙云諸葛亮派他去統軍結果還吃了敗仗。】 【從此蜀國人才凋零開始走下坡路,導致后期諸葛亮北伐的道路困難重重,連出趟祁山都要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可想而知荊州對蜀國有多么的重要。】 【再看看吳國,其實吳王孫權的本意是讓呂蒙只取荊州留關羽一條性命,畢竟他雖然痛恨關羽,但為了大局考慮,孫權還是不想殺關羽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孫權是明白的。】 【但吳下阿蒙早已對關羽狂妄不羈的態度恨之入骨,好不容易逮到了機會,把關羽給抓了起來,怎么會輕易的錯過這個機會。】 【于是呂蒙先斬后奏,先用大刑折磨關羽,想要讓關羽向自己低頭投降,從而摧毀關羽心中一直貫徹的義字,然后再殺了關羽。】 【可關羽不是什么慫貨,呂蒙也大大低估了關羽的傲氣,任憑如何折磨于他,關羽都不屈服,無計可施的呂蒙,只好殺了關羽。】 【孫權自然惱火呂蒙的自作主張,雖然他也恨關羽,但他知道關羽此刻殺不得。】 【因此,孫權對呂蒙的行為非常不滿,便用毒酒賜死呂蒙。】 【夷陵之戰雖然說吳國大勝,但是也算是殘勝,要不是劉備輕敵大意,陸遜也不可能有機可乘。】 【自這一戰之后,吳蜀兩國的實力均有削弱而魏國曹操這邊修生養息自然國力日益強盛,想要吞并吳蜀兩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吳蜀只有重新結盟才能抗擊魏國,可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從此兩國再也沒有獨自跟魏國單挑的實力。】 【后期諸葛亮北伐孫權也是積極響應做諸葛亮的后援部隊提供糧草軍械,畢竟諸葛亮北伐可以幫孫權分擔魏國攻打他的壓力。】 【可因為關羽一事,吳蜀兩國注定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毫無顧慮的合作。】 【而不能聯合的吳蜀兩國,終究不是魏國的對手,最終被逐一消滅。】 【關羽的死直接影響了魏蜀吳三國的局勢走向,三國文臣武將斗智斗勇的盛況也在關羽謝幕后開始黯然失色,加快了三國一的歷史進程。】 臥槽! 天空的盤點視頻剛剛結束,東漢末年的各個大佬們頓時炸了。 各方勢力的首腦只感覺自己像是進行了一波腦力風暴。 很多人都無法接受林舟現在傳達的信息。 大漢皇宮里的董卓,此時已經是雷霆震怒。 中平六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 大將軍何進想趁靈帝駕崩、宦官失勢之機誅滅十常侍,但沒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 于是何進便召時任并州牧的董卓進京,脅迫何太后同意。 然而此舉打草驚蛇,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被宦官下手謀殺。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執掌朝政。 董卓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又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太師,專擅朝政。 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愿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 曹操到陳留后,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此時的董卓,可以說是達到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他自號太師,專擅朝政。 坐到這個位置之上,他要什么有什么。 權力、金錢、美女、地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