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寅時二刻,山下道士陸續上山,今日并非休沐日,清晨香客并不多。 趙戎并未立馬登山,而是等待了一伙雜役,在后面跟著他們一塊上山,一路上把目光放在其中眼熟的兩人身上,一個瘦高的中年男子,一個半頭白發的老漢。 這二人皆是負責靈官殿衛生的雜役,只是一人負責一天,輪流打掃。 趙戎集中注意力,仔細記憶他們的步伐特征與行為特點。 半路上見他們并不是直接去往外觀打掃衛生,而是會先把山路臺階和歇腳涼亭的衛生大致清掃干凈,再繼續上山。 趙戎恍然,原來每日這些雜役來大殿內打掃衛生的時間不固定。 趙戎跟著他們一路來到山腰外觀,一伙人漸漸散去,各自去往負責的宮殿做事,趙戎跟著那位瘦高雜役進入靈官殿。 進殿后,趙戎徑自去往自己往日抄經的座位,只是這次并沒有坐下抄經,而是收拾東西,向接客道士告別,道明親人病情已好,往后不再抄經,笑著捐了一筆錢,便轉身準備離去。 此時靈官殿內正在進行早課,香客很少,頗為安靜,趙戎剛要出門,突然聽見大殿后方傳來一聲貓叫,回頭看去,聲音是從神像后方傳來。 正在帶頭誦經的藍衣老道皺眉睜眼,轉頭沖一旁正在擦拭桌案的瘦高雜役輕揚下巴,后者會意,急忙點頭諂笑,放下抹布,去后方驅貓。 趙戎抿唇,邁出大殿,繞到靈官殿后方,他知道大殿后方有一處后門,此時果然看見那個瘦高勞役正在驅趕貓兒。 包括靈官殿在內的一排側殿后方,是一大片茂林,一條青石板路蜿蜿蜒蜒通往幽處。 此時貓兒逃上了一顆棗樹,瘦高雜役在樹下拿著竹竿想要驅逐,貓兒左右躲閃,讓其卻無可奈何,趙戎見狀走去幫忙,輕盈的爬上樹去,揪著貓兒后頸,輕松跳下,瘦高雜役連忙道謝,伸手準備接過,趙戎笑著詢問能否領回去收養,瘦高雜役微楞應許,便轉身回了大殿。 趙戎抱著貓兒出觀下山,心中仔細琢磨剛剛那瘦高雜役的說話腔調,想要模仿他開口說話很難,但自己只需要記憶他驅逐貓時的腔調語氣即可。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觀察,趙戎確定了動手的時機與方案。 時機就在下一次休沐日的寅時五刻。 休沐日人多,給予他們失竊的借口,且經過一夜的警覺,早晨是他們最松懈的時候。 動手之前要做好一些準備。 首先得給那個胖道童和他同伴送點錢,這個很簡單,提前在他們下山的路上丟一兩銀子在地上,山路崎嶇,下山之人大多都會看著腳下的地面,即使沒看到,再多試幾次即可。 二人正是管不住自己的年齡,有錢便會去買書熬夜看,如此一來第二日早晨便會瞌睡,特別是早課時藍衣道士換防不在他們身前的時候。 至于另外兩個道童,動手前的一夜得想辦法弄出點動靜讓他們睡不著,使他們與胖道童二人一樣,在清晨值班時瞌睡閉目。 早課道士不用去理會,他們要閉目誦經,據前幾日觀察,只要不是動靜太大,他們并不會睜眼,并且休沐日人多,容易讓他們分心,不易對輕微動靜產生警覺,再說了,這么多香客看著,若是讓人發現他們早課都不認真做,想必會很丟面子。 如此一來,大殿內,除了香客與低頭抄經的善士外,唯一睜眼的只剩下白發蒼蒼的接客道士和到來時間不確定的雜役。 那個接客道人,據觀察,早課時,一般會在寅時五刻左右,去如廁一次,這也是他為何選擇這個時刻的原因,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還得有第二套方案,如果接客道士并未去如廁,那他就去卡其身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