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米哈伊洛維奇的代表作就是那場上演不可思議的任意球帽子戲法的偉大比賽: 1998年12月13日,米哈伊洛維奇首次身穿拉齊奧球衣面對曾效力4年的桑普多利亞,那是一場本該屬于曼奇尼(第500次出戰意甲聯賽)的慶典,但最終卻是米哈成為了主角。 在進入奧林匹克球場之前,米哈伊洛維奇對桑普多利亞門將費隆笑說: “請注意,如果在我罰任意球時你移動,我就打你的空虛一側?!? 費隆的確沒有移動,但米哈伊洛維奇整場比賽主罰的4個任意球有3個緊貼立柱飛向球門,就算費隆橫身撲救也無法阻擋如此勢大力沉、角度刁鉆的皮球。 對于米哈伊洛維奇神級任意球的評價,德國教練道姆的話最具代表性: 當年勒沃庫森在歐洲冠軍聯賽上和拉齊奧隊分在同一小組時,當時勒隊教練道姆就自我解嘲說: “我們已經問過歐足聯在米哈罰任意球時我們是否可以用兩名門將,我認為那是惟一阻擋他的方法?!? 世界上絕大多數任意球高手只是習慣用同一種最拿手的方式主罰任意球,以致這些人人踢出的任意球都比較好預判。 佐拉和貝克漢姆的任意球都以極大的弧線著稱,皮爾洛的任意球以突然變線聞名,卡洛斯的力量無人出其右; 而米哈伊洛維奇則兼顧了任意球的所有要素,勢大力沉、角度刁鉆、旋轉強烈。 如果看效率的話,小貝、皮爾洛甚至是小儒都不如米哈伊洛維奇。皮爾洛在最巔峰的本賽季也只是五次任意球機會進一球,貝克漢姆則更差,當年他在2002年世界杯預選賽上打進希臘的那個球是當場比賽中他在類似位置上獲得的第七個機會… 如果說完美的天賦造就了米哈伊洛維奇完美的腳法,那么其獨特的個人性格也就造就出了他多變不定的任意球風格。 沒有人否認,性格和球風是有直接聯系的。 巴喬和皮爾洛的性格具有地中海的優雅,他們的任意球風格則是“以巧破千斤”; 巴蒂斯圖塔則是潘帕斯高原的桀驁,他的任意球風格則是充滿著氣勢; 馬拉多納和他的傳人佐拉的任意球是智慧的產物,他們的任意球充滿著想象力…… 而米哈伊洛維奇的性格極其復雜,這或許是造就他眾多詭異的任意球的另一原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