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把這些銀子化了,化成銀水,然后往模子里一倒,緊跟著直接固定出一個小銀元寶,不過這把銀子化了,又出現一個問題,火耗。 火耗這可是古代當官的主要摟錢手段之一啊,這銀子流落民間之后,肯定有雞賊的,這些雞賊的人就偷偷往銀子里摻和鉛,做出成色很差的銀子,民間也能流通。 可是到了官府這里就不行了,官銀可不能摻鉛,上級衙門不認啊。 不過也有辦法,鉛的熔點與銀子熔點不一樣,加熱鉛化了,銀子卻沒化開,這樣銀子提純出來了,然后凝成官銀,重量肯定降低啊,所以這剔除去的雜質就是火耗。 當官的就在這里做文章,比如十兩銀子,民間往里面摻了半成鉛,當官的一看,嗯,就按照一成算,這剩下半成銀子就落入當官自己的兜里了。 這是好的了,在貪點的,按一成半,兩成,甚至清朝一度火耗達到了四成,這也是為啥有時候看電視劇的時候,雍正年間的反貪有一招就是火耗歸公。 就是朝廷直接給你頒布一個統一標準,比如十兩銀子,只允許半成火耗,你們地方官上交的時候,必須交九兩五,這就給貪官出了很大的難題,一度也扼殺了貪污的風氣。 但是自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就是火耗歸功嗎?行,你們朝廷要九兩五,我們給九兩五,不過我們征稅的時候按照十一兩征稅,反正你們上面不肯吃虧,那就下面吃虧,總不能虧了咱當官的吧。 所以遇到個貪官橫行的朝代沒個治,除非遇到個狠人皇帝,比如朱重八,咱們的老朱大哥,官員貪污六十兩,剝皮填草,還她媽的活著剝,當時一眾貪官老實了許多,不過也可能是把這些貪官欺負怕了,老朱一死,貪官們來了個報復性消費,貪污的更狠了~ 最后大明快亡國時候,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崇禎想讓吳三桂回來救援,就區區一百萬兩銀子,國庫拿不出來,崇禎很和藹的對滿朝文武道:“各位親,借點錢啊?” 滿朝文武:親沒錢哦~ 大明亡。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