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附近的百姓送他一塊牌匾:天高三尺。 不是說這個官清如水明如鏡,不亞于紗罩萬盞明燈,青天高三尺,而是說這王八蛋到了地方,刮地皮,掛到了極致,這地被他刮得矮了三尺,地矮了三尺,天不就高了三尺嗎?這是一個明捧,暗罵。 這官開始看這牌匾還很愛啊,喜歡,你看看這是老百姓對我的認可,后來師爺把事情說破了,氣的老爺拿著斧子,自己親手把牌匾劈了,然后變本加厲,你不說天高三尺嗎?老子努努力,讓他高一丈。 于是這個官下達命令,所有漁船打漁需要交打漁稅,一條魚夠一尺的,交二十文,不夠一尺的交十文。 各位要知道這年代一條魚上岸,夠一尺的也就能賣個二十一二文,不夠甚至賣不上十文錢。 這魚打的,打到最后還欠了知縣一屁股饑荒,這魚是越打越賠啊,這個買賣任誰也不能干啊。 所以漁夫不打漁了,逼沒招了,我打劫吧,幸好縣老爺沒說殺人也收稅,不然這殺人搶劫也干不起了。 這才逼得漁民爭先搶后的攔江搶劫,而由于這些漁民并不是很專業,所以成功率不是太高,同時導致了附近漁村十室九空,有時候搶劫是爺倆,然后被人一起切了扔江里了,有的是同村幾個不錯的哥們。 然后又被人切了扔江里了,這就導致河的兩岸寡婦越來越多,那真是兩岸寡婦啼不住,相公已成刀削面。 丈夫,甚至是家里男人都死絕了,可是縣衙依舊要交稅,孩子也要吃飯,沒辦法很多寡婦強擠笑臉,掛上粉布,成了暗門子,供來往客官玩樂,客官走了,留下點錢,這樣才勉強養活孩子,交稅。 沿江百里,如此村落,不知幾何,百姓要活命,當官要摟錢,如此情景也不知道能撐多久,當民怨沸騰時,這天下怕是就要變不變了。 而且這還不是最殘酷的最殘酷是李朝生從趙志武記憶里尋找的另一段故事,那才真的叫官不如匪,不如畜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