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哈哈……撫寧侯,有此雄心,朕豈能不如你所愿,放心,今后打蒙古,少不了要用你撫寧侯,朕相信你的保國公之位不久將會再戴在頭上。”朱佑樘開懷道。 “末將必不負陛下所愿!”朱永連忙躬身表決心道。 “李先生,蒙古使者還是要見上一見的,不過在見之前,我們需要商量一個基本的對策。以為上次蒙古人屠戮城池的故事重演。”朱佑樘吩咐道。 “陛下,所言甚是,臣以為此次我們需要將姿態放高,讓蒙古小王子進獻稱臣降表。”李東陽對朱佑樘的心思有所猜測,于是提議道。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朱佑樘眨了眨眼,問道。 “回陛下,臣正是此意,如今也好借機向蒙古試探他們的動機,若是他們只是假意議和,必然虛言答應,若是他們真誠要議和,必然會討價還價。”李東陽說道。 聽了李東陽的話,朱佑樘不由得感嘆,這才是干實事的官員啊,不像其他的官員,不注重虛名,只要實惠,這才是應該是一個內閣閣臣的樣子,朱佑樘不由得心生感嘆。 “李先生之建議深合朕意,此中還要加一條,朕聽說蒙古小王子他們一脈自認為所謂的‘黃金家族’,也就是成吉思汗的血脈,所以他們一直保有蒙元的印璽,這次一并索要來,也好絕了他們想再次踏入中原的美夢。”朱佑樘說道。 眾官員聽到蒙古竟然還保有蒙元時期的印璽,不由得大吃一驚,因為這個他們很容易聯想到和氏璧那個玉璽。 “既壽永昌!” 在中華很長的歲月里,誰把有那個玉璽才能證言自己得位之正。 所以很多時候,前朝玉璽也代表著正統,特別是士大夫們特別注重這一切。 眾人又想到了另外一層,不由得對戰爭更有把握了,皇帝朱佑樘竟然對蒙古人這么隱秘之事都了如指掌,說明對蒙古的一舉一動都在掌控之中,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相信今后對蒙古的戰爭必然是無往不利。 “若蒙古小王子真的保有前蒙元的印璽,我們這次無論如何都要索要到手。”李東陽臉色凝重地說道。 “李先生,放寬心,一枚印璽而已,只是借此機會試探蒙古人的決心,要知道我朱明可不是靠印璽得國的,靠的太祖一刀一槍打出來的。”朱佑樘堅定道。 看著朱佑樘那堅定的神情,李東陽他們一時神情恍惚,是啊,大明可不是靠印璽傳承而來,而是靠著手中的刀劍,一刀一劍打拼而來,何須在意一枚小小的印璽? “陛下所言甚是,還是陛下格局宏大,臣著像了!”李東陽由衷地佩服道。 “既然決定了,那么蒙古使者那邊,朕就先不忙著見他們,先晾一晾他們”朱佑樘說道。 “是,這就去安排!”李東陽躬身應答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