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大夏遼東勸諫-《弘治大帝》
第(3/3)頁
但是劉大夏內心也不得不承認每當千戶說出“院長”這兩個字不意間流露出的卻是崇敬之意,這更讓劉大夏內心五味雜全。
此時的劉大夏已經失去了言語的力氣,不耐地向那位千戶揮了揮手,接著也聽從了他建議,翻身從馬背上下來等候。
等候了半柱香的時間,去而復返的千戶來到劉大夏面前說道:“劉侍郎,陛下讓你進去面圣。”
劉大夏向千戶拱了拱手,千戶立馬會意,轉身在前面引路。
千戶領著劉大夏來到營中的大帳前停住,轉身對劉大夏說道:“劉侍郎,我就領你到此吧,陛下在里等候你。”
劉大夏再次向千戶拱了拱手說道:“有勞。”
千戶對著劉大夏敬了個軍禮,接著帶著巡邏軍士離開了此處。
劉大夏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接著從容不迫地對著大帳之內喊道:“臣兵部右侍郎劉大夏奉內閣之命特來覲見陛下,吾皇萬安!”
“劉大夏,劉侍郎嗎?進來說話。”里面的朱佑樘開口道。
“謝陛下!”劉大夏躬身道,接著便見他漫步進入了中軍大營。
當劉大夏步入營帳之內時,抬頭望去,營帳中不光有皇帝朱佑樘還有遼東總督王守仁,還有幾個一身新式軍服,劉大夏猜測這些人應該是虎賁軍的總兵,參將之類。
“劉侍郎,內閣派你來有何事?”朱佑樘抬頭看著劉大夏問道。
見皇帝朱佑樘相問,劉大夏頓時想起了他身上的巨大使命,當今陛下是一個可以有所作為的君主,必須將其拉入正道,而這就是他們這些文臣的責任。
“回陛下,首先臣祝賀陛下首戰告捷,這是大明之福。”劉大夏拱手恭賀道。
這打贏了,就是祖宗顯靈,上天保佑?
若是打輸了呢,這又算誰的?
聽到劉大夏的話朱佑樘就有些不喜。但還是按捺著不喜的心情繼續聽著。
“陛下,內閣派臣前來是希望陛下能早日回京城,天子久不在宮內,恐怕國中將亂。”劉大夏勸諫道。
“如今天下太平,國中能有什么大亂?”朱佑樘皺紋反問道。
“陛下,既然天下太平,陛下又何必大動刀戈?正所謂‘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土木堡英宗故事猶在眼前,歷歷在目,還請陛下慎之,鑒之。”劉大夏躬身道。
“哼,‘故國雖大,好戰必亡’不應該還有下一句嗎?‘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劉侍郎,好戰當然不可取,但是忘戰更是取死之道。”朱佑樘怒道。
如今大明很有一批讀書讀傻掉的人,滿口仁義道德,以為只需修仁德便可讓四夷賓服,卻不知四夷從來都是畏威而不懷德。
“陛下,建州三衛向來都是大明藩屬,為大明抵擋蒙古韃靼之屏障,如今陛下私自對其舉起屠刀,可能會讓四夷離心離德。”劉大夏勸諫道。
今天劉大夏已經豁出去,暗自下決心務必要將皇帝朱佑樘勸諫回頭。
“建州三衛從太祖時便是大明藩屬,就是想著讓其背靠大明好與蒙古作戰,但是劉侍郎你該不會忘記了吧,建州三衛原本只有一衛,為什么要被太宗一拆為三,變成如今的三衛?”朱佑樘抬頭問。
“這……”劉大夏有些諾諾不敢言。
劉大夏也是翰林出身,也是修過史,知道知道其中的變故,還不是因為遼東女真衛有些桀驁難尋,必須一拆為三,讓他們相互制衡。
“劉侍郎,建州三衛可不是一直乖順聽話的,當年父皇為何要發動犁庭掃穴之戰,蓋因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后這建州三衛已經勢大難制,若是不加以清除,將會威脅大明,難道不是這樣嗎?”朱佑樘看著劉大夏詰問道。
“陛下,但是此那以后,建州三衛一直對大明恭順有佳,并不曾侵犯我大明。”劉大夏繼續辯解道。
“劉侍郎,你是深居廟堂之高而不知民間疾苦,你不知道這一年來遼東多少移民村被女真部族所毀?”朱佑樘繼續問道。
“陛下,定然還有其他辦法,何必要將他們趕盡殺絕?”劉大夏痛心疾首道。
朱佑樘真是被劉大夏的話給氣樂了,接著問道:“劉侍郎,你到底是我大明之民,還是女真之民?”
“陛下,您乃天子,代天牧民,女真之民也是陛下之赤子,豈可區別之?”劉大夏繼續堅持著他的觀點。
對于劉大夏這樣明顯跟自己不是一條道上的人,朱佑樘突然失去了辯駁之心,他已經想好了安置之法。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汨罗市|
平凉市|
武宁县|
庆安县|
镇宁|
咸丰县|
大同市|
马关县|
永春县|
万山特区|
寿光市|
嘉黎县|
洮南市|
靖江市|
长兴县|
平度市|
丹东市|
突泉县|
柳河县|
桐庐县|
浮梁县|
封开县|
博爱县|
高雄市|
沙雅县|
甘肃省|
贵定县|
普安县|
石屏县|
洪江市|
剑阁县|
淳安县|
清水河县|
花莲市|
怀化市|
中阳县|
丹凤县|
霍林郭勒市|
山东|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