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弘治元年十號詔令-《弘治大帝》
第(1/3)頁
“賣報,賣報,新鮮出爐的大明日報,元年第十號詔令,皇帝陛下親自頒發的詔令,看了您絕對不后悔。”
茶館門口一位賣報小郎君在大聲叫賣著大明日報,如今賣報小郎君已經成了京城一景。
自從大明日報在京城興起之后,京城就誕生了一個新的行業,那就是賣報小郎君,都是一些家境比較貧寒讀書而又刻苦的小小讀書郎。
最近朱佑樘在京城新建了一批蒙學校舍,特別是外城新城的蒙學校舍,既寬敞又明亮,而且學校的教書先生也是朝廷聘請,在禮部登記造冊,屬于朝廷編制的公務員,月俸一銀元,全部有朝庭發放。
就是這么一批教師名額都被京城的讀書人擠得頭破血流,甚至有兩個感覺科舉無望的舉人進行了應征。
因為今后舉人待遇只有五年的享受期,考不科舉,待遇五年之后同秀才無異,有先見之明的舉人已經在謀出路。
當然入讀蒙學的這些學生并不是免費入讀,也是要收費的,只是成績優異的學生有著皇家獎學金進行獎勵。
入讀京城官辦蒙學不光有皇家獎學金,針對貧苦并且成績優異的學生,朝堂還給了他們一份賣報的兼職,那就是時下流行的風景線——賣報小郎君。
一份報紙賣一個一角銅元,賣報小郎君可以提成十文錢,要是當天賣得好多的話,賣上一百份報紙,他們就能提成一個銀元,如今在京城做工,一個月最高的也只能掙半個銀元。
所以賣報這個行業很多小郎君爭搶著干,賣報如今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征,說明這個小書郎起碼讀書成績不差。
而且京城人都深知此點,知道這些賣報小郎君說不定哪天就能高中狀元,所以對于賣報小郎君都保持著尊重。
就此一項善政,朱佑樘就被全京師的窮苦人家立起了長生牌位,如今京師中就沒有一戶人家不念朱佑樘的好。
這一年來京師卻是大變樣,如今在京城乞丐基本禁絕,只要是有手有腳,在京城就不愁找不到活計,最次也能養活自己,所以滿京城都洋溢著一種幸福的氣氛。
“哎,那位小郎君,給在下一份報紙。”茶館端坐著的一位穿著改良版士子服的讀書人喊住了報童。
“好咧,先生,您的報紙。”報童見有人買報紙,立馬高興地應答著。
“李秀才,報紙今天都有啥新聞?這元年十號詔令又是啥?”一位穿著短衫的中年男子對李秀才問道。
李秀才攤開報紙,用眼睛瞟了一眼短衫中年人,眼里有些鄙夷和不屑,接著慢慢悠悠地說道:“要知道去買一份自己看不就是了嗎?”
短衫中年男子似乎知道李秀才那鄙夷的眼神,但是卻不以為意,賠笑道:“李秀才您說笑了不是,這報紙哪是我這目不識丁之人看的,都是當今皇帝陛下專門給您這種讀書人準備的,要不您看完給我們說道說道唄。”
這個短衫中年男子名叫王大錘,是被朱佑樘新近招入鐵廠的鐵匠,這鐵匠沒讀過書,更是不識字,當初也是機緣巧合,聽坊間的秀才念報紙說皇帝陛下在招可以煉出好鋼的鐵匠,月俸十銀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市|
莱州市|
新乡市|
沭阳县|
若羌县|
岑溪市|
建瓯市|
教育|
浦北县|
乳山市|
巨鹿县|
安仁县|
嘉义县|
新丰县|
扎赉特旗|
开封市|
乐至县|
彭水|
蓬莱市|
丰顺县|
永顺县|
临沭县|
菏泽市|
棋牌|
营口市|
游戏|
房产|
长武县|
德钦县|
许昌市|
阿拉善左旗|
盐城市|
固原市|
中江县|
句容市|
三江|
海阳市|
香河县|
宜丰县|
满城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