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四章 由物價上漲引起的奇思妙想-《弘治大帝》


    第(2/3)頁

    “漲到多少?”老孫關心地問道?

    “一擔炭要半個銀元。”老劉回答道。

    “什么?半個銀元,豈不是要五百文一擔?他們日升昌怎么不去搶?去年一擔炭還只許要十文,今年竟然漲價五十倍,簡直是黑心商人。”

    老孫聽到老劉說一擔炭要價半個銀元頓時有些咬牙切齒道。

    “哎,誰說不是,原本以為今年托新皇的福,我們夫妻兩在新城賺了點,說不定能掙點錢給我們家小子說上一門媳婦,誰知道這到了年底,怎么個個都漲價那么洶涌呢,聽說一石大米都要三個銀元。”老劉感嘆道。

    “定是那些無良商哄抬物價,還是新皇眼光獨到,讓那些無良商人多繳稅。”老孫憤憤道。

    顯然這個叫喊做老孫的很有幾分見識,對于朝堂的一些政策知識也有所了解。

    “老孫,你說這最近是怎么啦?怎么所有的物價都上漲了呢?這好不容易掙的幾個銀元眼看這些日子花錢如流水一般花出去,真是肉疼啊!”老劉感嘆道。

    “哎,誰說不是呢,新皇好不容易讓我們這些小民發了點小財,全被那些無良商人盤剝走,可惜皇上開的四海商行不賣炭火,要不然依著皇帝的慈悲心腸,定然不會賣那么貴。如今也就四海成衣行的成衣沒有漲價。”老孫附和道。

    “兩位老哥,請了,剛剛在下不小心聽到二位說最近物價飛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否跟在下細說一二?”朱佑樘聽到兩人的談話有些好奇地上前問道。

    老孫和老劉打量了朱佑樘的打扮,一看其衣著便是不凡,知道這是一位貴人。

    “這位公子有禮了,最近也不知怎地,大米,鹽,還有木炭價格都漲得很快,尤其是因為下雪,這木炭更是漲到了一石半銀元的地步,這讓我們這些小民日子如何過?哎……”老孫開口應答道。

    “大米,鹽也漲價?漲了多少?”朱佑樘關心的問道。

    “大米一石漲到了一銀元又兩大元。原來是一石一銀元,鹽一斤鹽一百二十文,以前是一百文。”老孫回答道。

    朱佑樘一聽松了口氣,還好,漲了兩成,在他的預料范圍之內,因為他之前已經遇見過物價上漲的情況,而且還是他自己造成的。

    為什么?那是因為通貨膨脹導致,因為大量的白銀還握在朱佑樘的手上,屯放著,不是朱佑樘不愿意放出去,實在是新的銀元產能跟不上。

    如今朱佑樘手上還有白銀六百多萬兩,市場上流通的銀元卻只有一百萬枚。

    在銀元發行之前,朱佑樘有感于市面上流通的錢幣太過繁雜,決定統一一下市面上的貨幣。

    根據他最新的詔令,今后大明只流通以下幾種面值貨幣,最大面值的是銀票,面值十銀元,而且這種寶鈔有別于以前發行的寶鈔,做工更精良,尺寸也比以前更小,以前大明的寶鈔有一張復印紙那么大,現在朱佑樘將其改成了老版大團結那么大,如此一來減少了攜帶時需要折疊的困擾。

    因為大明造紙術可制造不出后世的鈔票紙,所以若是銀票長期折疊的話,極易損壞,所以尺寸小點更容易保存。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扎县| 金秀| 霍山县| 百色市| 灵宝市| 元氏县| 濮阳县| 新津县| 化隆| 赣州市| 炉霍县| 石狮市| 东平县| 丹棱县| 隆昌县| 丹棱县| 利津县| 科技| 介休市| 凉城县| 邢台县| 黑山县| 东丽区| 潼关县| 杂多县| 盐津县| 思茅市| 赣榆县| 阿合奇县| 大英县| 溧水县| 紫阳县| 苍山县| 仁怀市| 连江县| 七台河市| 遵义市| 安平县| 思南县| 柯坪县|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