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 日軍投降,受降儀式結束之后,日軍士兵們開始撤退,被送回國內。 日軍士兵們撤離的那天,也就是周衛國這邊,八路軍將俘虜的兩千多號日軍士兵送走的那天,竹下俊也向周衛國表示,即將啟程回國。 “衛國,離開家鄉這么久,也是時候回去看看,這場戰爭終于結束了,說實話,我很高興,替你還有你的民族感到高興,至于我的民族,在這場戰爭中的所作所為,我無法代表他們賠罪,我能做的也只是向你說一聲,對不起!” 竹下俊說著,朝著周衛國深深地鞠了一躬。 周衛國連忙扶起了竹下俊,笑道:“竹下,不管怎樣,你我之間的友誼是永恒長存的,它跨越了國界,跨越了種族,只要你我還活著,永遠便是朋友。” “嗨!”竹下俊慨然回答道,眼睛里有熱淚。 兩人熱情地以朋友的禮儀相互擁抱,然后分開。 竹下俊說道:“衛國,我走了,去了國內之后,以后方便的話,我會給你寄信過來的。” 周衛國笑著說道:“好,我也一定在收到信之后,第一時間回信。如果有機會的話,或許我還會帶著蕭雅,去你們日本看看,說不定還能到你竹下的家里做客。” 竹下俊笑道:“我期待著這一天。” 接著竹下俊離開的時候,來送別的何止是周衛國,虎頭山的一眾將領們也都來了,甚至還有一些八路軍根據地的百姓們,也都來送別這些特殊的日本人。 有竹下俊,還有反戰同盟的那些日軍士兵們。 他們雖然身份無奈,處在侵略者的一面,但他們用實際行動,用所作所為感動了虎頭山的軍民。 望著竹下俊一行離開的背影,周衛國心底頗為感慨,重活一世,竹下的命運也徹底被他修正了。 兩人終究沒有釀成悲劇,能如此完美的收尾,還有什么能比這樣的事情更讓人感到高興的呢? 人生能得一知己、朋友如此,則足矣。 …… …… 不得不說,在亂世中存活,像湯炳權這樣處事圓滑的將領,的確是有處世之哲學的。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萊陽地區,由于湯炳權的一力堅持,在萊陽地區,清源警備旅與八路軍并沒有發生什么摩擦。 直到后來局勢變動,湯炳權直接率領清源警備旅反正,然后投誠了周衛國的部隊,就這樣,萊陽地區順利取得了和平。 周衛國的弟弟劉志輝,也轉身加入了八路軍。 這下子,周家三兄弟全部處在八路軍陣營了。 …… …… 衛國聯盟在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之后不久,就被周衛國下令解散。 其實大部分的成員又接著加入了八路軍,成為了八路軍隊伍的一員。 聯盟或許就這樣泯滅在歷史之中,但是聯盟傳達出來的這份精神,卻永遠地存在那些從聯盟離開的成員們的心中。 另外,聯盟的兵工廠還有制藥廠也全部被八路軍接手。 在之后,當年在復旦大學的時候,學的是生物制藥的田靜,進了制藥廠,成為了制藥廠相當優秀的制藥研究人員。 …… …… 說到這里,該提一嘴咱們得張仁杰同志了。 老實說,張仁杰同志是有政治覺悟的,只是做事的方式未免有些激進,這才表現出了一些問題。 從虎頭山根據地返回軍區之后,張仁杰受到了上級的處分,后來,張仁杰表示,自己還是希望留在鄉村當老師,教孩子們學習文化知識,上級也就同意了,讓張仁杰戴罪立功。 就這樣,在后來國家建設開始之后,張仁杰同志則是到了偏遠的山區支教,成為了一名將一腔熱血都奉獻在鄉村教育之中的偉大老師。 不得不說,這算是張仁杰同志最為圓滿的結局了。 ……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