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局勢的變化-《重生周衛國從雪豹開始》
第(3/3)頁
與其他地區不同,在萊陽地區,周衛國和湯炳權聯手開創了與日軍對峙,雙方誰也不能奈何得了誰的局面。
湯炳權的警備旅在見識過周衛國的獨立團的戰斗力之后,再沒敢輕舉妄動過。
雙方基本上沒有發生過什么大的矛盾。
而湯炳權那邊雖然多次暗中收到上級的指令,要湯炳權的警備旅準備著手對付虎頭山的八路軍,最后都被湯炳權以各種借口拖延糊弄了下去。
所以直到現在,在萊陽地區,八路軍和清源警備旅還是相安無事的局面。
另外要說到這兩年來,虎頭山八路軍的發展,規模比起兩年前,全團的兵力增加了兩倍多。
在兩年前,虎頭山根據地一共有正規作戰部隊3000人。
而現在呢,虎頭山根據地,不算民兵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隊之外便有八九千人,如果再加上民兵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隊這些組織的話,甚至超過15000人。
在周衛國撰寫的民兵軍事訓練手冊的幫助下,村莊的民兵組織們又積極地參與軍事訓練。
整個虎頭山還有栆縣根據地,更是被周衛國和李勇打造成全民皆兵的程度。
這也是為什么虎頭山八路軍的兵力可以增長如此迅速的原因。
另外就是打下來的村鎮里的偽軍,有大量的偽軍紛紛反正,加入到獨立團的隊伍,這也擴大了獨立團的兵力。
所以,不久之后,在虎頭山八路軍與清源警備旅聯合出戰之后,萊陽日軍方面,近衛文在無可奈何之中,只得被動下達了繼續退縮防守的命令。
一個虎頭山,發展到現在,兵力上已經遠勝過萊陽地區的日軍。
再加上一個清源警備旅,日偽軍根本不是對手。
所以面對來勢洶洶的八路軍和清源警備旅,小鬼子也只能一退再退,將一座座城鎮讓了出去。
就這樣,到四四年,周衛國的獨立團將虎頭山根據地的面積,擴大了五倍有余,一共收復大小村莊兩百多座,鎮子十多個,收復失地超過三千平方公里,解放人口一百多萬。
至于清源警備旅,進展相比于八路軍來說倒是慢得多,不過也解放了大小村鎮幾十座,收復失地三百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十來萬。
另外,在四四年,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等,也開始以游擊作戰,發動局部反攻,共收復失地八萬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萬。
從時間上來推算的話,周衛國的獨立團發起反攻的時間,在一個相當早的階段,甚至是山東地區敵后八路軍逐漸發起反攻的開端。
就這樣,到四四年冬,萊陽地區的日偽軍,只剩下最后的萊陽以及周邊共計五座主要縣城。
周邊的村鎮,還有一些邊緣的縣城,全部落于虎頭山八路軍的手中。
走到這一步,昔日趾高氣揚、高高在上的萊陽日軍,如今是士氣低迷,軍心不振,不過是一日一日的捱著日子。
偽軍們眼見著小鬼子靠不住了,也是樹倒猢松散,越來越多的偽軍部隊暗中發生叛變,或是反正,轉投到清源警備旅或者是八路軍。
自知寡不敵眾的近衛文,也曾多次通過電臺,想要向周邊的一些大縣城求援。
只是局勢都很不好,周邊的日軍占領區縣城,也都自身難保,八路軍部隊在占領區開始發動反攻,國軍方面在正面作戰,也出現了局部的一些主動進攻。
鬼子已經被迫進入防守階段,哪還有兵力支援萊陽?
就這樣,與其說萊陽日軍還占據了五座中心城市,倒不如說是無奈之下,被八路軍給合圍在了這五座城池之中。
但凡出了這城池,周邊都是人家八路軍的地盤。
城里的日軍終日人心惶惶,甚至連出城都不敢隨便出城。
城門更是緊緊地封鎖,生怕被八路軍攻破。
封閉的城門造成了后勤上的供應不足。
縣城里的日軍的日子,一日比一日艱難,有些甚至是吃不飽飯的士兵,還得在縣城里面,哀求縣城里的百姓們能賞給他們一口飯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