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征一行能夠留在敵后堅持與日軍作戰,本就是有血性的軍人。 加入周衛國的隊伍,駐守在陽村之后,雙方一接觸,吳征等人很快便被這支大為不同的國軍部隊所觸動,雙方順利地融入在一起。 本就是潰敗之兵,外加上這次是被周衛國救了性命,對于周衛國的安排,吳征一行莫不聽令。 返回陽村的第一天,周衛國就直接下令,將吳征等人打散分布在孫鑫璞的營。 周衛國的原話是:“我們的時間不多,我只能給你們兩周時間來融入適應老子的部隊,從現在開始,我不管你們來我獨立團之前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是打了勝仗還是打了敗仗,從現在開始,我只要你們記得一點,你們是中央軍第九集團軍直屬獨立團的兵,是我周衛國的兵,當提到你們的團長時,你們的腦袋里只應該有周衛國這個名字。” 霸道的話語,卻偏偏震動了吳征等人的心神。 這是一種認可和接納。 吳征當即表示領命,只要能加入眼前這支戰斗力彪悍、能打鬼子的隊伍,就算是當一名士兵,他也心甘情愿。 接下來的第一周時間里,吳征等人跟著孫鑫璞營一起訓練,一起作息。 獨立團的弟兄們的確沒拿吳征等人當外人,吳征等人初來乍到,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老兵們會耐心地給他們解惑。 而在極少間斷的訓練中,吳征等人這才在震撼之中明白了這支隊伍的戰斗力為何會如此彪悍的緣由。 各項軍事訓練項目,這支隊伍的士兵都做得極為出色。 再加上整支隊伍讓人感受得格外分明的那種團結和凝聚力。 士兵們一個個的戰斗意志和精神氣也是十分高昂。 若是用更準確一些的話來形容這些士兵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似乎與軍事主官周衛國身上的氣質頗有些相像。 自信、鋒芒畢露、無所畏懼、鋼鐵意志…… 到第七天的時候,當孫鑫璞隨便喊出吳征的隊伍里的一名士兵時,那士兵會在下意識之中露出自豪之色,然后回答道:“報告營長,中央軍第九集團軍直屬獨立團一營三連一排一班××向你報到!” 而到了第二周訓練的時候,吳征等人懵了,他們緊接著從周衛國的隊伍里集合起來,然后又被分散在八路軍獨立營進行訓練。 當然,這個獨立營的營長還是周衛國。 吳征等人也聽說了,這獨立營原本是虎頭山根據地招來的一批新兵,后來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組成了現在的獨立營。 只是訓練了兩個多月的新兵蛋子而已,吳征暗自思慮,覺得這是周衛國在打磨自己等人與八路軍之間的信任。 可接下來一起訓練,一起作息的過程中,吳征等人又震撼了。 他們竟是從獨立營的八路軍戰士們身上看不出多少新兵的氣息,一個個熱血彪悍。 訓練起來更是不要命,特別是拼刺對抗實戰演習時,甚至給吳征一種感覺,大家正是在與鬼子進行白刃戰一般。 另外,讓吳征感慨的是這些八路軍戰士們的純粹和坦誠,他曾問過一些八路軍的普通戰士,問他們為什么要來參加八路,所有人給他的回答都是一樣的: 打鬼子啊! “可我聽說你們八路軍不發軍餉。” “那有什么關系?我們參加八路就是為了打鬼子,把小鬼子早點兒趕出中國去,也好早點結束這場戰爭,又不是為了那點兒軍餉來的。” “我還聽說,你們八路軍有時連過冬的軍服都沒得發。” “這是在敵后,又不是別地地方,抗戰條件艱苦,我們是沒得軍服穿,可我們團長、營長他們照樣也沒有,平日里有了冬衣,團長、營長他們都是先給我們底下的這些同志穿的!” “當初就沒想過加入國軍?” “國軍?我們想加入的是真心打鬼子的隊伍,你們國軍一路敗逃,早就逃得沒蹤影了,我們到哪兒找他們去?” ………… 隨著這些問話,吳征越發的慚愧了。 接著,吳征又從這些八路軍戰士們的口中了解到八路軍的紀律之嚴明。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切行動服從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