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時的馮先生還很有政治理想和抱負,希望能在官場上大展宏圖,可惜他寒門出身,自然不能像是世家子蘇平一樣很快的補上缺當官。 馮先生因為之前與蘇家走得近,還曾經(jīng)很天真的想要走走蘇家的路子,盡快補缺任職。可是蘇家的老爺子和蘇平每次見到他都只是找理由搪塞,并不肯真的幫忙。 后來馮先生覺得自己總是閑待著也不大好,因此找了一位同為寒門出身的翰林院典簿幫忙,想在補錄之前暫時找個事來做。 只可惜那位典簿雖然十分肯幫忙,但他自己也不過是個從八品小官,實在能力有限,因此上下活動一番之后,也只給馮先生在翰林院謀了個抄錄的工作。 馮先生對此沒啥不滿,甚至還覺得這份工作挺適合自己,有錢拿,還能看到不少珍貴的典籍藏書與名家著述,雖然辛苦點,但馮先生干得還挺高興。 直到有一天,馮先生看到了翰林院收集抄錄好的,裝訂成冊的歷年科舉優(yōu)選試卷,他看到了蘇平會試第一的那張考卷。 那是他的考卷,他的答案,被抄得整整齊齊,錄在蘇平的名下,將蘇平送上了會元寶座。 馮先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立刻偷偷查閱了自己當年那一榜的鄉(xiāng)試優(yōu)選試卷,果不其然,在解元蘇平的名下,他又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考場殫精竭慮寫成的文章。 當年心高氣傲的馮先生自然咽不下這口氣,他立刻找到蘇平討要說法,但蘇平卻一臉莫名其妙的樣子,說他是臆想。 馮先生自然不服,他四處去告狀,將事情鬧得很大,考院最終還是答應(yīng)了當眾調(diào)閱試卷。 馮老頭原本信心十足,打算看到原試卷之后,與蘇平來個當場對峙,揭穿他這個擠占人功名的小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