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公主當然不會像普通世家小姐一樣,長久在溪邊賞景,沒過多久,宮里的侍女就請她回了暖閣。 等她離開后,陳小姐立刻開始招呼人,在湖畔涼亭擺了茶果點心,一大群小姐熱熱鬧鬧在一處飲茶賞景。 大約是宅斗小說看多了,上官靜十分警惕地選了個既不臨風,也不靠水的保險位置坐著,賞景什么的跟她這種俗人無關(guān),上官靜跟著上官鸞,而蘇文月則找了個離她們遠遠的座位,一看就是相互嫌棄得很。 都是十幾歲的小姑娘,雖然平日里分個遠近親疏,但聚在一處是,氣氛也很容易炒熱,至少表面上十分融洽。當然了,身為東道主的陳小姐當然不可能只配著這一群客人,因此做了不久,就先告了罪離席,在她走之前,特地吩咐人上了些果酒,據(jù)說清甜不醉人,賞春時飲最相宜。 陳小姐走后不久,幾位郡主沿著湖賞景,剛好走到附近,亭子里的小姐們立刻邀了她們?nèi)胂@里頭就包括了淮陽王家的兩位郡主。 上官靜一看蕭妙妍和蕭妙妤都來了,立刻就有些戒備,不過好在她跟著上官鸞也無需挪席位,離蕭妙妍姐倆挺遠,只要多加小心,她覺得應(yīng)該出不了什么大事。 上官靜原本都計劃好了,覺得這一天只要粘緊上官鸞,大約是能平安過去的,到了晚上她再找個借口黏住自己親娘,任誰都不能在武定侯夫人面前對她下手吧? 然而她還是對自己的前景太過樂觀。 酒過三巡,別人都沒啥事,但蕭妙妍和蕭妙妤姐倆倒是起了兩句口角,不過當著這許多人,她們自然不會有失身份的爭吵,因此蕭妙妤借口酒上了頭,想要散散心,就帶著丫鬟們離席了。 此時時辰已經(jīng)不早,有幾位小姐見狀也趁勢打算告辭,而恰巧蘇平的夫人打發(fā)人過來傳話,喚蘇文月去花廳,蘇文月因此也站起來打算離開。 也不知是那位小姐先起的頭,見到蘇文月要走,一起笑說她應(yīng)該帶著表弟媳去給外祖母見禮。 其實旁人的提醒也沒錯,于情于理,蘇夫人在這里,上官靜這個正經(jīng)外孫媳,不去磕個頭似乎說不過去。之前沒人提,是因為蘇文月不大情愿與上官家的人認親戚,而上官鸞也不愿意讓上官靜往前湊,這兩下里都睜一眼閉一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