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份勞動合同模板和員工手冊修訂了九個月,以原告自己提交的工作簡歷來看,原告的工作能力不應該差到這個地步。 我們認為,原告未能簽署勞動合同完全是因為她不愿意簽署勞動合同,是她在拖延簽署勞動合同。被告才是受害方。”王川道。 “被告,你們說催促過原告簽署勞動合同,有證據嗎?”法官問道。 “沒有證據,都是在開會時說的。”王川道。 至于被告是否真的催過原告簽署勞動合同,王川也不知道,他是聽沈大頭說的。反正對方也沒有證據,全憑一張嘴,說唄! 至于誰更可信,就看法官綜合判斷了。 “被告,你們與原告簽署辭退協議,給予原告一萬元,是怎么考慮的?”法官道。 這話問的,稍不留神就會陷入圈套里。怎么考慮的?如果說是經濟補償,那為什么給經濟補償,肯定不好解釋。公司錢太多了燒的沒事到處撒錢!?公司瘋啦!? “這份協議是原告起草的,當時為了不耽誤公司的運營,盡快解決原告的離職事宜,公司就蓋了章。 這些錢是被告給予原告的一點辛苦費,畢竟她也干了一段時間,也做了些工作,雖然工作結果沒有達到公司的預期,但公司想盡快解決此事,不想拖下去。”王川道。 他的后半句話讓人感覺公司是迫于無奈才與原告解除的勞動關系。公司才是受害方。 之所以說的比較委婉,是因為王川不想引火上身,本來是原被告之間的事,到最后把仇恨都引到自己身上可不太好。 雖然他是這么想,但是架不住孫靜真那方面想。雖然她工作能力不怎樣,但是心眼子還是不少的。聽完王川的話,她的雙眉立了起來。 “你什么意思?那意思我工作能力不行唄,我大北的emba畢業,工作能力不行? 你了解實際情況嗎?胡說八道!你們做律師的都是滿嘴跑火車嗎?”孫靜說完,雙眼盯著王川,氣的呼呼直喘粗氣。 好家伙!她這一罵把身旁的金絲眼鏡男律師也帶進去了。金絲眼鏡男律師臉上一陣不自然。 “原告,注意法庭紀律。原告律師,勸勸原告。”法官急忙大聲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