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進化后的神龍守衛-《進擊的城市》
第(2/3)頁
也就是,在生命維持系統的計算里,仍然算是城市封閉著的。
瞭望臺都有齊腰高的護欄,帶柵欄的護欄,或直接一整面鐵壁護欄,然后大多數會凸出城市外壁一部分。
當然也不會凸出太多距離,幾米最多了。
少數是內凹的瞭望臺,內凹距離也不會很大,跟外凸的差不多。
幾個核心瞭望臺不僅都是外凸的,也會很寬,正面那個位于城市廣場那一層的主瞭望臺,甚至寬達三十幾米。
看起來像套房的大陽臺一般。
城市平臺不同,都是內凹的,且像個大房間,很深,有可以移動的艙門,其實就是城市外壁開一個門,看起來類似運輸機的后艙。
可以將艙門放下,聯通外面的空中,進行貨物和人員的投送,或從外面送進來。
也就是有了這個設施,以后搬運東西會方便很多。
東西從瞭望臺過,需要翻過護欄,難度自然會增加,從城市頂上過,不僅對高度有要求,通往城市頂上的大門一直開著,也會引起生命維持系統的額外能源消耗。
前往城市頂上,除了通過最高一層的瞭望臺,翻過護欄上去,這種方式有點危險。
剩下的就是從內部直接出去,都是要經過通道的,然后通道就會有內外門兩層,內大門都會自動關上,以封閉城市。
但搬運東西卻必須卡牢內大門,不能被自動關上,否則搬運東西會變得相當的麻煩。
當然,在早期,沒有前往城市頂上的內部通道,只能通過瞭望臺,那時這個方式相對安全些,因為瞭望臺距離城市頂上的高度不是很大。
而城市也不高。
但城市越來越高,設施越來越多后,最高的瞭望臺距離城市頂上也開始有了很長的一段距離。
外加城市那么高,變成了高空作業,爬上去難度就提高了。
另外,最高一層的幾個城市平臺都是半露天的,至少一半的頂部是露天的,可以看到天空。
看起來像個內凹,類似平整大深坑的城市頂部,可以當做城市頂層大陽臺使用。
但有可伸縮的頂蓋,以及左右移動,并非放下的那種艙門。
遇到危險的情況,可以將頂蓋移出來,艙門合攏,就能將整個城市平臺封閉在里面了。
至于左右移動和放下艙門的區別,其實就是速度,像運輸機后艙門一樣直接放下和拉起,速度可以更快,左右移動當然會更慢了。
城門采用放下和拉起,一個原因也是速度可以更快,可以更快的阻斷外面跟過來的生物進來。
城市平臺也跟瞭望臺一樣,分成了很多個,不過要比瞭望臺少很多而已。
在升級時,城市平臺默認全部位于城市前面,項楊的調整目標就是移動幾個到側邊和后面。
這樣城市四周就都有了。
特別是最高一層的幾個半露天城市平臺,因為城市平臺是作戰設施和觀光設施的結合體,所以這些城市平臺并沒有蛋型防御裝甲保護。
沒有防御裝甲保護很重要,項楊可以將自己打造的火炮布置一些在這里。
這樣在加了防御裝甲的時候,也可以打開頂蓋,進行炮擊操作。
而以前的火炮,為了在加上防御裝甲時可以進行炮擊,一部分是布置在兩個蛋型防御裝甲之間的縫隙里的。
這個布置方式是很危險的,不僅僅是缺乏防御裝甲防護能力的問題,而是子母彈落下來的時候,會更加容易滾到這些縫隙里引起爆炸。
也就是,頂蓋蛋型防御裝甲對敵人炮彈的分隔,進行威力衰減操作時,特容易傷到自己的火炮陣地。
像獵豹城那種城市,是不會這么布置火炮陣地的,他們會移掉頂蓋蛋型防御裝甲再開炮。
但神龍城有防御形態,為了全覆蓋防御,不能放棄頂蓋蛋型防御裝甲,所以為了隨時炮擊的需要,又不得不這樣布置。
現在有了城市平臺,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當然,像神龍城這樣將城市平臺調整到四周都有,常規的城市是不能這么搞的。
因為常規的城市沒有全覆蓋防御。
城市平臺的艙門也算是城市外壁的薄弱點,很容易被破甲彈洞穿,并一直穿過內部的大門,轟進城市內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广灵县|
乌恰县|
铅山县|
湖北省|
闽侯县|
大城县|
合水县|
新郑市|
韩城市|
龙川县|
湖口县|
翁牛特旗|
新晃|
舒城县|
冕宁县|
宁都县|
华坪县|
抚松县|
蒙自县|
互助|
岱山县|
原阳县|
綦江县|
临夏市|
太白县|
阿拉善盟|
义马市|
西峡县|
乌兰浩特市|
韶山市|
古交市|
保亭|
寻甸|
保山市|
礼泉县|
镇巴县|
酒泉市|
镇平县|
汶上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