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能提升戰士出城時生存率的裝備,宜快不宜慢。 而神龍城也繼續自己的計劃行程。 這天他們再次去挖礦,礦坑這邊又出現了能源巨獸,不過最強的也只有鎮級,兩只,另有三只第一階段的。 所以,被他們輕易搞定。 但這不算是個麻煩,如果他們一座城市搞不定,也可以叫上安平城和沙河城。 之前也遇到過一次這種情況,是安平城遇到的,一只縣級和兩只鎮級,和幾只第一階段的,叫上神龍城一起就擺平了。 真正的麻煩,來自挖礦人員的報告。 “報告城主,看樣子,我們只能往四周挖了。”挖礦隊伍的負責人是高爐負責人李思辰。 雖然是煉鋼工程師,但李思辰的礦石知識也相當的豐富,這方面都是由他帶隊。 “挖下去幾十米后,優質礦就結束了,只是很普通的礦,含量我估計只有上面優質礦石的五分之一,不出意外,繼續挖下去,質量會越來越差。” 李思辰繼續說道:“或許挖空了質量差的那一層,下面還會有優質礦,但太深的礦坑,技術難度也會增加。” 如果他們能控制這里,當然是沒問題的,可以一直挖很深的礦洞,派人下去,建立纜車運礦石。 但現在他們只是三座城市共享,偷偷來挖,也沒辦法控制這里。 所以,只能挖容易被找到的,就是地表的那層。 這里的地形類似一個小盆地,里面的巖壁,他們試過,巖壁外面一小部分有礦,再里面就沒有了。 很可能這條礦脈向里面的部分是深入地底下的,小盆地里面是個隆起的部位,也很可能小盆地里是盡頭,是向這個小盆地外面通道延伸的。 所以轟掉里面的巖壁是沒意義的,轟掉外面那層靠近出入口通道,比較薄的巖壁,那么外面的人就會發現這里。 而且,外面通道地面他們沒找到礦脈,所以李思辰估測,這條礦脈從小盆地里面開始,也是一直往外面傾斜往下的。 這是他認為這里是個隆起部位的原因。 所以,即便不怕被人發現,到達外面通道附近,他們也需要挖出很深的礦坑才行。 也因此,他們只能挖小盆地里面平地下面的。 “沒事,就往四周挖吧,反正安平城和沙河城也很快會發現這點,他們也不得不往四周挖的。”項楊說道。 往四周挖就會挖到安平城和沙河城的礦坑里,之前他們都很默契,只挖自己的那個礦坑。 下面地底,挖掉差的一層礦脈后,也未必會再次出現優質礦石。 這種礦場里面,遇上這種情況,所有城市都不會太浪費時間繼續往下挖,只會挖掉找到的地表一層。 既然大家都一樣,就沒問題了。 反正找到這里,他們三座城市都賺了,挖完這里還可以去其他地方,不會因為這點而出現沖突。 只是意識到,很快這里會被挖完,還是覺得有點郁悶。 “是,城主,我讓他們往四周挖。”李思辰指揮挖礦機,開始往四周挖。 果然,半個月后,他們再過來的時候,安平城和沙河城的兩個礦坑也見底了,下面是一層劣質礦脈,他們也不得不往四周挖。 他們三座城市繼續很默契,互相挖掉空出的地方。 這邊也很快就見底了,原先的那種優質礦石越來越少,遺跡那邊,神龍城連續去了不少地點,其中兩個藏寶點還被人搜刮過了。 說明這個遺跡,被人搜索過的地方越來越多了。 而進入遺跡內部的城市也越去越遠,不少深入遺跡很里面,一次都要很長時間,甚至要花去十幾天。 “先將那個礦坑的次級礦石挖完,我們就回漠河休整幾天。” 那個礦坑現在剩下的礦石還是不錯的,比原來他們找到的都要好上很多。 只是數量似乎太少了點。 因為他們發現,再深入挖掘,一部分只是普通巖石。 也就是說,出現了礦脈斷層,要打穿普通巖層,才有可能會再遇到礦脈,而普通巖層多少厚,他們也不知道。 而遺跡方面,因為進入一次需要耗費太多時間,那么走一趟虧本的概率也很大,找不到好的寶藏,至少會虧掉能源,一些可能的危險也會帶來人員的無謂傷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