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卷-《全唐詩》


    第(1/3)頁

    卷3_1【過晉陽宮】

    李隆基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

    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

    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卷3_2【行次成皋,途經先圣擒建德之所,緬思功業,感而賦詩】

    李隆基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爭。

    先圣按劍起,叱咤風云生。

    飲馬河洛竭,作氣嵩華驚。

    克敵睿圖就,擒俘帝道亨。

    顧慚嗣寶歷,恭承天下平。

    幸過翦鯨地,感慕神且英。

    卷3_3【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

    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縣。

    一面施鳥羅,三驅教人戰。

    暮云成積雪,曉色開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覺林野變。

    北風勇士馬,東日華組練。

    觸地銀獐出,連山縞鹿見。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既欣盈尺兆,復憶磻溪便。

    歲豐將遇賢,俱荷皇天眷。

    卷3_4【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李隆基

    眷言思共理,鑒夢想維良。

    猗歟此推擇,聲績著周行。

    賢能既俟進,黎獻實佇康。

    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

    講學試通論,阡陌勸耕桑。

    虛譽不可飾,清知不可忘。

    求名跡易見,安貞德自彰。

    訟獄必以情,教民貴有常。

    恤惸且存老,撫弱復綏強。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萬方。

    卷3_5【送忠州太守康昭遠等】

    李隆基

    端拱臨中樞,緬懷共予理。

    不有臺閣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內,拜手明庭里。

    誓節期飲冰,調人方導水。

    嘉聲馳九牧,惠化光千祀。

    時雨侔昔賢,芳猷貫前史。

    佇爾頌中和,吾將令卿士。

    卷3_6【送李邕之任滑臺】

    李隆基

    漢家重東郡,宛彼白馬津。

    黎庶既蕃殖,臨之勞近臣。

    遠別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課成應第一,良牧爾當仁。

    卷3_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卷3_8【溫湯對雪】

    李隆基

    北風吹同云,同云飛白雪。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慘烈。

    未見溫泉冰,寧知火井滅。

    表瑞良在茲,庶幾可怡悅。

    卷3_9【登蒲州逍遙樓】

    李隆基

    長榆息烽火,高柳靜風塵。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潛龍地,今為上理辰。

    時平乘道泰,聊賞遇年春。

    黃河分地絡,飛觀接天津。

    一覽遺芳翰,千載肅如神。

    卷3_10【經河上公廟】

    李隆基

    昔聞有耆叟,河上獨遺榮。

    跡與塵囂隔,心將道德并。

    詎以天地累,寧為寵辱驚。

    矯然翔寥廓,如何屈堅貞。

    玄玄妙門啟,肅肅祠宇清。

    冥漠無先后,那能紀姓名。

    卷3_11【過王濬墓】

    李隆基

    吳國分牛斗,晉室命龍驤。

    受任敵已滅,策勛名不彰。

    居美未盡善,矜功徒自傷。

    長戟今何在,孤墳此路傍。

    不觀松柏茂,空余荊棘場。

    嘆嗟懸劍隴,誰識夢刀祥。

    卷3_12【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李隆基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直為經過行處樂,不知虛度兩京春。

    去年余閏今春早,曙色和風著花草。

    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并在長安道。

    自從關路入秦川,爭道何人不戲鞭。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馬上廢秋千。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遠看驪岫入云霄,預想湯池起煙霧。

    煙霧氛氳水殿開,暫拂香輪歸去來。

    今歲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卷3_13【春臺望】

    李隆基

    暇景屬三春,高臺聊四望。

    目極千里際,山川一何壯。

    太華見重巖,終南分疊嶂。

    郊原紛綺錯,參差多異狀。

    佳氣滿通溝,遲步入綺樓。

    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綠洲。

    太液池中下黃鶴,昆明水上映牽牛。

    聞道漢家全盛日,別館離宮趣非一。

    甘泉逶迤亙明光,五柞連延接未央。

    周廬徼道縱橫轉,飛閣回軒左右長。

    須念作勞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

    為想雄豪壯柏梁,何如儉陋卑茅室。

    陽烏黯黯向山沉,夕鳥喧喧入上林。

    薄暮賞余回步輦,還念中人罷百金。

    卷3_14【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

    李隆基

    魯衛情先重,親賢愛轉多。

    冕旒豐暇日,乘景暫經過。

    戚里申高宴,平臺奏雅歌。

    復尋為善樂,方驗保山河。

    卷3_15【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

    李隆基

    地有招賢處,人傳樂善名。

    鶩池臨九達,龍岫對層城。

    桂月先秋冷,蘋風向晚清。

    鳳樓遙可見,仿佛玉簫聲。

    卷3_16【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李隆基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卷3_17【惟此溫泉是稱愈疾,豈予獨受其福,思與兆人共之。乘暇巡游,乃言其志】

    李隆基

    桂殿與山連,蘭湯涌自然。

    陰崖含秀色,溫谷吐潺湲。

    績為蠲邪著,功因養正宣。

    愿言將億兆,同此共昌延。

    卷3_18【旋師喜捷】

    李隆基

    邊服胡塵起,長安漢將飛。

    龍蛇開陣法,貔虎振軍威。

    詐虜腦涂地,征夫血染衣。

    今朝書奏入,明日凱歌歸。

    卷3_19【過老子廟】

    李隆基

    仙居懷圣德,靈廟肅神心。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沒,關路紫煙沉。

    獨傷千載后,空馀松柏林。

    卷3_20【途次陜州】

    李隆基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陜中。

    山川入虞虢,風俗限西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阿城市| 稻城县| 揭西县| 云和县| 报价| 刚察县| 桂平市| 文安县| 益阳市| 安泽县| 灌云县| 孟村| 博兴县| 府谷县| 扎鲁特旗| 新津县| 福州市| 汉寿县| 贺州市| 庄浪县| 遵义市| 霍州市| 临潭县| 芷江| 青海省| 滦南县| 晋宁县| 大关县| 内乡县| 东平县| 柳林县| 昌都县| 武宣县| 阿巴嘎旗| 德惠市| 迁安市| 龙山县| 民县| 秦安县|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