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西門慶迷戀桂姐,留宿青樓,長期不回家,金蓮與玉樓的小廝琴童偷情,及至西門慶回家,李嬌兒、孫雪娥把金蓮的私情告訴了西門慶,西門慶打了金蓮一頓馬鞭子,趕走了琴童,然而終于又和金蓮和好了。 繡像本此回卷首詩,是南朝王僧孺所寫的《為人寵姬有怨》,收入《玉臺新詠》卷六: 可憐獨立樹,枝輕根易搖。 已為露所浥,復(fù)為風(fēng)所飄。 錦衾襞不開,端坐夜及朝。 是妾愁成瘦,非君重細(xì)腰。 寵姬指金蓮。獨立樹根搖而枝輕,見得金蓮一無娘家勢力撐腰,二無豐厚的嫁妝,三無子以鞏固其地位,孑然一身,形影相吊,除了西門慶的寵愛之外,一無可恃,而“寵”卻又是最難倚恃的也。以寵姬的身份而日夜端坐,錦衾不開,比一向無寵更加難堪。 除了雪娥與來旺兒偷情之外,金蓮在西門慶的幾個妾里面是唯一和人有私情的——先是琴童,后是陳敬濟(jì)。然而金蓮也是唯一對西門慶有激情的。她和西門慶之間的關(guān)系,打鬧歸打鬧,似乎相互之間有一種默契與平等,只有她一個人和西門慶親密到開玩笑、斗口(不是吵架)的地步。時而罵他,時而哄他,時而羞他,時而刺他,西門慶也只在她面前才談?wù)撆c其他女人的風(fēng)月事。她是西門慶的知己(“唯有奴知道你的心,你知道奴的意”),論其聰明潑辣,也堪稱西門慶真正的“另一半”——西門慶眠花宿柳,她怎能不如法炮制! 繡像本比起詞話本來有諸般好處,前面已經(jīng)饒舌了許多,這里還是要再次贊嘆它一回,因為它的寫法不容人不斂衽贊美也。 金蓮被西門慶打了之后,次日晚上對西門慶哭訴,這一段話,最值得注意的是金蓮以西門慶“心愛的人兒”自居,也就是說,從“我們倆”的角度出發(fā),囑咐他不要中“別人”(相對于“我們”)的離間計。在眾妻妾當(dāng)中,金蓮的確是西門慶“心愛的人兒”(卷首詩所暗示的“寵妾”,也是她給西門慶寫信時自稱的“愛妾”),然而自認(rèn)如此,自信如此,對西門慶以“我們二人”看承,以情人自居而不以一般的仆妾自居,有能令西門慶格外動心的地方在。 在詞話本里,金蓮叫了一聲:“我的傻冤家!”說:“你想起甚么來,中了人的拖刀之計,把你心愛的人兒這等下無情折挫!”繡像本在這里作:“我的俊冤家!”“俊”與“傻”兩個字形狀十分相似,也許只是手民誤鐫,然而在這里,如果我們結(jié)合上下文,細(xì)細(xì)品味這一字之差,其味道不同處,卻有云泥立判的感覺。 聰明的讀者,這時會說:哪里有什么潘金蓮、西門慶!都是小說家編出來的故事罷了!用俊還是用傻,都是作者心中的造作,又不是說用傻就不符合事實、用俊才符合事實,因為本來就沒有事實也。這話說得誠是。那么我們就從小說藝術(shù)的本身來做一個價值判斷,看哪一個字更給小說增光。 金蓮所有的傾訴,都是在抱怨西門慶“傻”,聽了別人挑撥離間的話。如此,則“傻”字根本用不著明確地說出來。且不說金蓮是極聰明的人,她自然知道什么才能讓西門慶回嗔作喜;另一方面,金蓮其實心中仍然對西門慶有情耳,這個“俊”字也是自然的流露。小說每次寫西門慶來和金蓮?fù)蓿鹕徔偸菤g喜非常;但是其他人,除了瓶兒后來得子之后,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表示沒有什么值得一書。本回中,作者強(qiáng)調(diào)西門慶不回家,別人猶可,唯有潘金蓮難以忍受。詞話本作金蓮、玉樓兩個人每天打扮得漂亮動人站在大門口盼望西門慶回家,繡像本作只有金蓮一人如此(金蓮對西門慶的感情雖然有變化、有雜質(zhì),但是始終存在,因此后來也是諸妾里面唯一辭靈痛哭的)。對于明清時期的論者,這自然是金蓮“淫”的表現(xiàn),但是對于現(xiàn)代讀者,我們實在用不著再背負(fù)舊道德的十字架,能夠不加批判地認(rèn)可這只不過是一個激情強(qiáng)烈的表現(xiàn)而已。金蓮的激情——對感情、欲望的要求——的確格外強(qiáng)烈,而她的整個存在,就是由一種原始的激情貫穿始終。一句情不自禁的“俊冤家”,似乎比較符合她以“情人”看待她和西門慶關(guān)系的態(tài)度。西門慶其他的女人,自視為妻子(如月娘、瓶兒),自視為妾(如安于命運的玉樓),或者是為了西門慶的財勢(如那些家人媳婦、伙計娘子,包括桂姐和愛月兒兩個妓者),或者是為了滿足肉欲(如林太太),唯有金蓮與西門慶的遇合是不期而然,以兩相吸引和愛慕開始,而金蓮常常以曲子、以書信抒發(fā)她的相思、她的怨恨,她對西門慶有一種平等的、甚至浪漫的態(tài)度,也就是情人的態(tài)度。一個“俊”字,極為靈活飛動,其中無數(shù)嬌媚婉轉(zhuǎn)自不待言,而“傻冤家”卻是連雪娥這樣蠢笨的人都可以說得出來的、極為普通的埋怨話,雖然用了也無傷大雅,但是“俊”字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西門慶其實的確是“傻”:只看這一回中,李嬌兒、孫雪娥、孟玉樓、春梅、金蓮、桂姐,個個能夠影響與操縱他的感情,就知道他在和女人打交道這一方面全無自己的主意。最可笑的是受了桂姐的激將法,為顯示自己在家何等地有權(quán)威,回家來剪金蓮的頭發(fā)交給桂姐,卻又自知無理,于是拿腔作勢,連哄帶騙。次日到了妓院,卻又相當(dāng)老實地對桂姐合盤托出昨日為剪這綹子頭發(fā)如何“好不煩惱”,于是反而被桂姐訕笑一頓。西門慶這個角色,往往有他“傻乎乎”的可笑之處,給了他很多的人情味兒,使得讀者不能完全地厭惡這個人物,因為他不是一個簡單的丑角,而具有立體感和層次感。這一點很像《紅樓夢》中的薛蟠:有其兇狠豪惡的“霸王”的一面,也有其“呆”而好笑的一面,總之是一個活生生的復(fù)雜的人,不是舞臺上黑白分明的臉譜人物。 《金瓶梅》是一部大書,在這部鴻篇巨制之中,一個字似乎算不了什么。然而,全書是大廈,細(xì)節(jié)是磚石,細(xì)節(jié)是區(qū)別巨擘與俗匠的關(guān)鍵。無數(shù)的細(xì)節(jié)都用全副精力全神貫注地對付,整部小說才會有神采。 西諺說:“細(xì)節(jié)之中有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