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兩個鐵飯碗需要的工人并不多,只占全城勞動力的10%。 而龍陽縣呢。 現在已經有100多萬人口了。 沒錯,就是這么多。 比之之前40來萬,人口多了一倍有余。 因為之前的一場勝仗,使得龍陽縣名聲大噪,加之又多了一個正規團的兵力,那安全指數還不爆表。 實際情況也如此,所有鄉鎮的逃難人員不約而同的都向龍陽縣匯集。 尤其是那三個城破的臨縣逃難群眾,更是玩了命的向龍陽縣這里跑。 短短幾天里,龍陽縣的人口急劇膨脹到了現在的100來萬。 要不是龍陽縣官方連同其他周邊各縣強力疏散人流,恐怕人口還要往上翻一番。 即便如此,直到現在遷徙的人口洪流還沒有停止,龍陽縣每天還以幾萬人口的速度增加著。 如此多的人口,自然帶來了沉重的生存負擔。 首先是就業崗位問題。 哪怕軍隊,工廠,種植園再怎么極力吸納人口,最后也不過只消化了20%的勞動力,除了老幼,還有五六十萬閑置勞動力。 其中又多為村民。 除了一把力氣,沒有什么技能可言的。 可也不能放任不管啊。 最后,這些人通通被納入了建筑單位,要不就是修墻鋪路,要不就是參與地下種植園的挖掘工作。 這也就是第四個工種——建筑工。 其次,龐大的人口壓力,自然帶來了沉重的糧食負擔。 原本龍陽縣普通居民還能有一口肉湯喝,現在呢。 沒了。 如此龐大的人口,再多的肉也不夠,在沒有肉源的情況下,龍陽縣已經不再向普通居民提供肉食了。 而且,擴編的10萬大軍也不容他們繼續這樣做。 畢竟,軍隊每時每刻都要與蟲族作戰,他們的口糧必須要優先保證。 這是重中之重。 不然,餓著肚子,軍隊哪里還有什么戰斗力可言。 雖然食物供給不足,但普通居民也不至于餓死,每天至少還能保證一人一頓清水粥。 其實沒多少米的,一天加在一起每人最多也不過一兩米。 不過。 第(2/3)頁